二手卫生陶瓷暗流涌动 陶瓷行业废次瓷难题求解
互联网 08-12-04 阅读数:
成本仍是**大瓶颈
由于破损的陶瓷碎片是经过高温煅烧的,性能稳定,难以化解,回收利用的成本比重新购买陶土生产的成本要大。记者从潮州陶瓷协会了解到,废次瓷循环利用的**大瓶颈是每吨近200元的废瓷回收利用成本,这高于瓷土价格。所以,潮州多数陶瓷企业还是选择了直接丢弃。
为何德化废次瓷循环利用运行良好,而潮州则遭受冷遇呢?记者在深入了解之后发现,德化人均年水资源拥有量为850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8倍,水电业蓬勃发展,德化素有“中国小水电之乡”的称号。价格比火电低很多的水电,大幅降低了废次瓷回收利用的成本,同时德化废次瓷被压制成相框,在回收过程中实现了增值。此外,德化和潮州两地在回收利用过程中,其采用的工艺也有所不同。德化废次瓷回收企业的回收量很大,而且其对废次瓷的回收门槛很低,几乎90%以上的废次瓷均可回收利用。而潮州绿环对废次瓷还有一定的要求,这就导致了其回收率不高,为再利用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双管齐下制顽疾
家具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木屑,以木材边角料和木屑为原料的新兴行业——木塑产业由此而诞生,其生产出的木塑产品已经进入了2008年奥运场馆。那么,废次瓷的循环利用能否催生一个新的行业?
就目前状况来看,这还是一种大胆的猜想。由于没有可行的方法,全国多数陶瓷产区还面临着废次瓷围城的困局。德化经验具有地域独特性,其推广还存在很多瓶颈。如何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解决废次瓷难题,已经成为行业热议的话题。
作为在陶瓷行业内服务数十年的资深人士,黄振豪为废次瓷循环利用奔走呼号了很多年。依据他的观点,要治理废次瓷这一顽疾,必须实行“双管齐下”的治理措施,即从经济和行政两方面着手。
当地政府要学会利用经济杠杆,为废次瓷循环利用企业提供财政补贴,或者给予税收上的优惠,降低再生瓷泥的价格,从而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企业从事废次瓷的循环利用。在行政方面,需要政府出台强制性规定,规定企业设置专门的废次瓷储存场所,方便废次瓷的收集和运输,严禁企业乱丢乱放和随意填埋。引导企业走废次瓷循环利用之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废次瓷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
相关推荐:
面对危机 镇定才是陶瓷企业走出困境的**
陶瓷品牌寒冬中发展壮大的营销之道
建筑陶瓷企业 别把中国名牌太当回事
金融危机下 建筑陶瓷的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