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行业面临困境 王长林谈晶牛集团采取应对举措
互联网 08-11-21 阅读数:
四是精细管理创新增效。今年1月份,集团召开创新动员大会,并设立100万元的创新奖励基金。目前全集团创新立项达700多项,10月份包头晶牛浮法二线和邢台晶牛浮法一线镀膜率平均达80%以上,创历史**好水平。
五是环保节能减排增效。如世界首条玻璃窑残留煤气回收利用系统、富氧燃烧、增加钢木结构包装箱和裸包、更换节能变频电机、风机自动调整煤气炉、闭路循环用水系统等一批节能降耗项目的启动,使企业年创效益近3000万元。
不乏取胜之道
王长林介绍,这次“严冬”的特征有别于前几次。一是在市场谷底的时间预计会更长一些;二是倒下的企业面要宽一些;三是国际市场的杠杆调节作用显得微弱乏力。构成玻璃主要成本的纯碱和重油价格近期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在高位运行,仍然面临需求萎缩和资金紧缺等多重压力。面对今年以来玻璃行业严峻的形势,王长林认为,产业集中、科技突围和走出去等是玻璃企业的“过冬”之道。
鼓励产业竞争,提高行业集中度。我国玻璃企业数量多而且分散,42家重点联系玻璃企业产量只占全国总产量的60%,前5大玻璃企业日熔化量只占全国总量的30%,而世界4大跨国公司集中了世界玻璃总产量的近一半。今年1~9月份重点联系玻璃企业前10名的产量、销售分别为1.48亿、1.45亿重量箱,分别只占全国重点联系玻璃企业总产量、总销量的58.11%和58.17%,行业集中度不高。按照国家产业指导政策,将大力支持大集团的发展,力争“十一五”末将我国10大玻璃集团生产集中度提高到70%,增强其在区域市场的调控能力。
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科技突围。自2008年11月1日起,国家规定将钢化安全玻璃、导电玻璃、液晶玻璃基板等玻璃深加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由5%提高至11%,而普通玻璃仍执行5%的税率。可以看出,优质特种浮法玻璃和深加工玻璃是行业未来发展的重点。众所周知,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近10年来全球光伏电池年均增幅达41.3%,近5年的增幅达49.5%。据预测今后10年我国光伏产品年增长率将高达20%~30%。作为光伏电池封装的必需材料,太阳能超白玻璃的需求与日俱增,催生了国内**太阳能行业标准《太阳能用电池玻璃》。微晶材料作为一种耐磨防腐、无辐射无污染的绿色新型材料,耐磨性是锰钢的7~8倍,防腐性是不锈钢的15~20倍,目前国内产能有限,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因此太阳能玻璃、超白玻璃和微晶材料是优化产业结构的**。
利用两个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达到1.9万亿美元,其中70%为美元资产。行业中的优势企业应坚定走出去,充分发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作用,并购国外一些技术较先进但经济困难的企业和能源、资源型企业。同时,坚持“先短后长、以短养长、以长拓短、短长相济、共同发展”原则。短线就是贸易,把国内产品及时打入国际市场,以积累资金、寻求人才,开辟市场;长线就是到境外或省外建厂、上项目、办实体。 (编辑:z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