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品牌崛起的两大基础
互联网 08-11-17 阅读数:
早在2006年,中国石材行业协会会长邹传胜就直指中国石材业的发展瓶颈,警告国内石材业生产量大面广的“大路货”没有出路,缺乏品牌支撑已经成为石材行业持续发展的无形牵绊。现在石材品牌塑造更是迫在眉急。但品牌塑造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不可操之过急。但是,掌握一定的方法,我们可以凭借超低成本,推动石材品牌高效崛起。本文将从两个基础的角度来分析石材品牌高效崛起的要素:施展开天辟地般的魄力,构建新品类;实事求是,将企业家视作品牌传播的重要媒体。
基础一:开创新品类,力争赢在开端
一个品牌要开创新品类,就要有开天辟地的大气魄和大决心。竞争激烈的石材行业要取得立竿见影的策划效果,就必须有盘古精神,有开天辟地的大气魄和大决心。针对石材行业同质化现象严重的现状,石材新品牌要开创新品类,就必须做其它石材企业都没有做过的事情,重新树立一个**,重新建立一套游戏规则,然后在这套游戏规则中纵横捭阖,指点江山。
远卓品牌机构认为,要顺利开创新品类,就必须具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学会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其一,必须“内外通吃”:不仅要熟知石材行业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也要具有其它行业的经验和理论,此外还必须掌握经济、人文、心理、地理、哲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要跳出石材做石材,能综合分析、活学活用、博采众长。其二,必须古今通用:“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要冲破古今藩篱,传承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品牌亮点;立足现状,从现实出发思考发展之策;展望未来,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向。其三,必须“土洋通彻”:智慧无界限,方法无国界,要跨越地域界线,借鉴中外成功经验,结合实际合理利用,既要有土方法,也要有洋策略,都要在实际运用时“大彻大悟”。
那么,应如开创新品类呢?关键就是根据行业弊病和相关群体需求,重新切分市场。远卓品牌机构认为,开创的新品类要达到五个标准:站得稳,展得开,收得拢,伸得远,传得快,才能有效开创新品类。
其一,站得稳。新品类不仅要有产品质量做根基,而且要能够找到其潜在的消费者需求基础。满足这两个条件后,新品类仍然要有渠道基础,唯有如此,新品类才可能在市场上站得稳。
其二,展得开。新品类必须有足够的支点来支撑,通俗地说就是,围绕新品类要能展得开,为新品类找到形式新颖、内容相异、主题鲜明的支点。
其三,收得拢。新品类的命名必须具有“高度”和“广度”,换句话说就是能够“海纳百川”,或者说是“一览众山小”,能够将品牌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有利资源聚集“麾下”,形成一股合力,有效推动品牌的良性发展。
其四,伸得远。这与“展得开”有点相似,但含义略有差异。伸得远是指,新品类的命名能够在品牌长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而不是“一锤子买卖”,更不能“杀鸡取卵”,丝毫不顾品牌的中长期利益。
其五,传得快。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一个品牌开创的新品类必须能够“传得快”,快速形成势如破竹的传播力量,从而迅速到达目标受众,为品牌的崛起打下坚实的认知基础。
基础二:高度重视企业家这一“核心媒体”
石材企业家是品牌高效崛起的坚实基础之一。石材企业家不仅要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更要把自身融入企业中,以个人品牌来带动企业品牌,以自我小品牌来推广企业大品牌。所以,远卓品牌机构认为,石材企业家要跳出自己看自己,不能简简单单的把自己当作个体的“人”来看待,而是要把自己当作品牌传播的关键媒体来重视。
进一步来说,石材企业家不仅要塑造自己的品牌,而且要把自己打造成为企业品牌传播以及产品品牌传播的超级媒体,以及企业公关的超级“中子”,轰击其它类似“铀核”的媒体,促成“重核裂变”,为企业赢得更多更好的品牌传播机会。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众所周知,在中国经营的企业,绝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家和企业是要一起出名的。例如,提到海尔,大家都会想起张瑞敏;提到万科,大家都会想到王石;提到阿里巴巴,大家都想到了马云。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企业家已经成了其所经营品牌的形象代言人。这个代言人在气质上,比任何的明星都更合适;在忠诚度上,也比任何的明星更可靠、更稳妥。这是必然的,因为品牌即人品,企业家的综合品质决定了其所经营品牌的综合品质,企业家自然可以说是其所经营品牌的**佳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