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目前照明业过冬策略与经济政策

互联网 08-11-04  阅读数:

    在微观方面,应回归到企业自身运营层面上,大概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产品和技术升级——精简低利润、低产量的产品类群,腾出资金和精力,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高附加值、高利润、高技术水平的产品;精兵简政———重新优化组织架构和人员结构,通过精简手段来削减人力成本,提高整个组织的运营效率;工业产品自动化——对于标准化的规模产品,由原来的高密集型手工制造模式,转变为半自动化半手工化的模式,减少低效能的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精确度;网络优化或区域市场的单个突破——在企业资源(人力、资金、产品等)有限的状况下,实行网络优良率的提升,或者寻找有竞争力的目标市场进行集中攻破;营销策略的细分化——在一个区域市场内,照明企业可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采取更为精细化的营销策略(包括产品、价格、手段、传播等)。

    从宏观的角度分析,照明企业应当冷静地看清行业下一步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经济的政策空间。这其中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行业的宏观;第二种是经济的宏观。

    从行业宏观面来看,市场**低谷时期,也正是行业洗牌加剧时期。在这个时期内,纵向整合(上游供应商、制造商和销售商)和横向整合(产品、渠道、资本、资源)是必然主题。那么,此时的照明企业应该考虑适度的自我之间的整合,提升整合后的企业综合能力,为下一步市场回暖后呈现的机会做好发力的基础。

    从经济宏观面来看,抓住中国经济走向所创造出来的市场空间,即“政策机遇”是非常重要的。

    笔者认为,目前至少有三大“政策机遇”。**大“政策机遇”就是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带来的机遇。尽管居民消费变得相对谨慎,但中国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不会改变,比如2008年的奥运会、2010年的亚运会和世博会等,再比如广州未来几年内要兴建的商业和建筑项目投入很高。这种政策动力催生出的照明市场是巨大的,尤其对工程照明类企业(建筑照明、户外照明、工业照明、道路照明、桥梁照明等)来说值得期待。第二大“政策机遇”则是加强照明节电管理和减少城市照明用电带来的机遇。这里面涉及到两大商业功能:改造和替换,即对现行照明能源管理方案的优化改造,以及现行照明系统和产品的节能替换。第三大“政策机遇”是农村改革带来的机遇。在第十七届三中全会中,中央明确提出,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农村市场的开发和建设是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推动力。开发了农村市场和消费潜能,将大大刺激潜在的消费市场空间。那么,照明企业可以在这一轮农村经济建设工作中有何作为呢?如何利用政策导向快速地切入三四级市场呢?农村经济合作社是不是一个可以撬动基层市场的支点?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很大、很多。(编辑 zyhok)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