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亚”陶瓷博览会之路为何越走越窄
互联网 08-10-30 阅读数:
第十二届佛山陶博会在2008行业情绪**低迷的时期开场,但媒体一贯挑剔的眼光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宽容。《南方都市报》以“金融风暴吹走海外客户佛山陶交会生意惨淡”为题,显然还是从大环境的角度看问题。而一些行业媒体实地监测得出的判断似乎更专业、更有说服力。据《陶瓷视界》记者的监测,会展头三天华夏陶瓷城主会场的人流为两万人次左右,中国陶瓷城的总人流为3万人次左右。笔者在现场也看到,华夏陶瓷城会展中心一楼展位约有四分之一没有售出,过去撑场的几家南庄大企业今年也不见踪影,这不免再次引发人们对展会前景的忧虑。面对如此离谱的招展成绩,相信前来助威的世界拳王霍利非尔德也会觉得尴尬。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华夏陶瓷城会展中心的**大软肋是战场面积有限,其次是中国陶瓷城的直接的竞争,导致资源和注意力分散(虽然**近两届双城在开幕式上携手,且宣传一致对外,但运作基本还是各自为政)。但从2007年第九届陶博会佛亚接手以来的总业绩看,即使撇开今年大环境的因素,佛山陶瓷会展业请“洋管家”来运作的体制改革基本上可以说是失败的。佛亚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