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标散热量原有“隐情” 采暖行业亟待整顿规范
互联网 08-10-28 阅读数:
虚标散热量,原来另有“隐情”
10月1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了北京市场上部分钢制散热器的比较试验报告,结果显示部分钢制散热器虚标产品散热量的现象比较突出。采暖散热器市场上出现以“减少散热器片数配置量”实现所谓“低价”,以“虚报产品散热量”夸大取暖效果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
据记者采访发现,多数品牌散热器企业对此报告结论有不同意见,认为误差的背后另有“隐情”。北京森德散热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占庚表示,对此检测结论他有自己的看法。郭总认为,事件的发生有可能是因为检测机构测量的数值偏差太大,测量标准不统一造成的。再有,散热器厂家标注了数值之后,抽查的机构检查的时候也会存在差异,所以误差的存在有一定的客观原因。
业内人士透露,确实存在检测标准不统一的情况。目前我国权威的四家检测机构还没有达到完全的统一检测标准,但是政府和有关机构正在努力调整中。
不排除部分商家故意误导消费者
记者在中国消费者协会2008年度钢制采暖散热器比较试验结果一览表中发现,散热量偏差实测值与标称值之间的负偏差应小于等于3%,即实测值不应低于标注值的3%为正常。但有多家采暖企业的偏差数值达到了—10%以上,个别企业如北京恒邦凯捷散热器有限公司偏差值甚至达到了—19.6%。
中国消费者协会2008年度钢制采暖散热器比较试验结果一览表
中消协消费指导部主任王前虎表示,目前市场上虚标产品散热量夸大取暖效果的现象比较突出。检测中发现,有的生产企业擅自篡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用以欺骗消费者和商家,有个别生产企业部分产品标示的散热量与实测值相差较大。但有商家认为,由于存在测量标准误差的原因,其误差值应扩大到15%才算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