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 合理有效利用和节电技术措施
互联网 08-10-10 阅读数:
变压器经济运行指在传输电量相同的条件下,通过择优选取**佳运行方式和调整负载,使变压器的电能损失**低。变压器经济运行无需投资,只要加强供、用电的科学管理,即可达到节电和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每台变压器都存在有功功率的空载损失和短路损失,无功功率的空载消耗和额定负载消耗。因变压器的容量、电压等级、铁芯材质不同,故上述参数各不相同。因此,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就是选择参数好的变压器和**佳组合参数的变压器运行。
选择变压器的参数和优化变压器的运行方式可以从分析变压器有功功率损失和损失率的负载特性入手。
(3)电网无功配置优化
大量无功电流在电网中会导致线路损耗增大,变压器利用率降低,用户电压跌落。无功补偿是利用技术措施降低线损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有功功率合理分配的同时,应做好无功功率的合理分布。
无功优化的目的是通过调整无功潮流的分布来降低网络的有功功率损耗,并保持**好的电压水平。无功优化补偿一般有变电所无功负荷的**优补偿、配电线路**优补偿以及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优补偿。由电能损耗公式可知,当线路或变压器输送的有功功率和电压不变时,线损与功率因数的平方成反比,即功率因数越低电网所需无功就越多,线损就越大。因此,在受电端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可减少负荷的无功功率损耗,提高功率因数,提高电气设备的有功出力。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应积极开展有源滤波装置(ActivePowerFiltet)和静止同步并联补偿器(Statcom)的试点应用。
3.2用电的节能管理
开展电力需求方管理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有效的技术手段是实施需求方管理的基础,研究掌握好能效技术、负荷管理技术,采用先进技术来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对实现电力需求方管理的目标起到保障作用。
3.2.1改变用户的用电方式
主要指负荷整形管理技术,包括“削峰”、“填谷”等措施。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以某种方式将用户的电力需求从电网的高峰负荷期削减、转移或增加电网负荷低谷期的用电,以改变电力需求在时序上的分布,减少每日或季节性的电网峰荷,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还能减少新增装机容量、节省电力建设投资,降低预期的供电成本。主要在终端用户中采用蓄冷蓄热技术、能源替代运行技术和改变作业程序、调整轮休制度。
3.2.2提高终端用户的用电效率
用电企业要选用高效用电设备、实行节电运行,采用能源替代,实现余能、余热回收和应用高效节电材料、作业合理调度、改变消费行为等方式。
推广高效节能的电冰箱、空调器、电视机、洗衣机、电脑等家用及办公电器,降低待机能耗,实施能效标准和标识,规范节能产品市场。引导企业采用无功补偿、智能控制、变频调速和高效变压器、电动机等节电控制技术和产品,有利于电网“削峰填谷”、优化电网运行方式、改善用能结构、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终端企业的电能利用率。
3.2.3楼宇及变配电站的建筑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