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竞争白热化 中国瓷砖机遇和挑战并存
互联网 08-10-09 阅读数:
加入WTO之后,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步伐逐渐加快,作为全球**大陶瓷生产大国的我国,将在世界**大的贸易组织中获得应有的地位,进而为我国陶瓷产业占有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和实现由大变强的产业发展目标带来了机遇。但是,由于我国陶瓷行业总体上讲仍然存在企业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管理水平差、产品同质化严重等等问题,导致我国陶瓷行业在国际竞争中举步面临严峻考验。
一、中国陶瓷面临的考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陶瓷行业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大发展,行业总产值从区区十几亿元迅速增长到今天的数千亿元(公开数据高达3000亿元人民币,但由于改革开放之前国有企业数据大多“注水”,而今天的绝大部分民营企业数据恰恰反过来太多“缩水”,因此实际数据远远高于3000亿)。2007年我国年产建筑瓷砖近50亿平方米、日用陶瓷约150亿件、卫生洁具约1.2亿件,艺术陶瓷和特种陶瓷更是雄踞天下。2008年1季度,我国墙地砖生产总量已经超过了10亿平方米。但是,三十年来,我国陶瓷行业仍然未能完全走出“凭力气赚钱”的局面,离“凭智慧赚钱”的境界还有不小距离。在海外市场上,我们的陶瓷产品销售价格仅是意大利、日本、西班牙等国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到七分之一,所以我们经常会面对这样那样的反倾销、反补贴、特别保护等贸易壁垒;在国内市场上,我们的陶瓷产品虽然比国际市场上更有利润空间,但忽视知识产权和一窝风你追我赶、你模我仿大干快上的生存习惯,在导致了无休止相互倾轧的价格战的同时,还直接导致了陶瓷原材料资源过度消耗甚至浪费、能源高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市场一片混乱的局面。仅从产值产量的角度来讲,我国陶瓷行业还算是相当的富有,但如果从利润空间加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等角度来考量,我国陶瓷行业则快要一贫如洗———“穷得只剩下了钱!”我国陶瓷行业虽然在短短的30年的时间里夺得了“产量世界**”的宝座,但却距离“质量世界**”、“技术世界**”、“综合实力世界**”很远。
我国陶瓷行业的超常规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几年来,我国陶瓷产品尤其是陶瓷墙地砖在国际上的发展正在面临严峻考验。
**,低价竞争导致行业不断洗牌。我国生产陶瓷产品的资源丰富且质优价廉,劳动力便宜,陶瓷企业所用的大部分原燃材料及运输价格都低于国际市场,加上进入门槛过低,产业规划不尽人意,国内竞争异常激烈,导致我国瓷砖出口价格相对低廉,这是我们的竞争优势,但也是我们致命的弱点,是我们做强中国陶瓷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我国很多陶瓷出口企业也正因为彼此之间陷入了无序的价格竞争,使得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陷入了依靠国家出口退税生存的艰难境地。
其次,关税保护政策逐渐放宽,陶瓷行业“与狼共舞”。随着市场的逐步开放,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将在更大程度上接轨,国内企业肯定会失去关税和非关税的保护。与此同时,国外陶瓷企业会把他们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带到中国来投资,利用我国低廉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生产外国品牌的产品,参与国内竞争,他们的生产成本会下降,获利能力会加强,从而会削弱国内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力。同时随着国外产品的进入,国内陶瓷企业原有的价格、销售网络、地域优势将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