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企业外迁 佛山又迎来华丽转身之“接力”篇

广州日报大洋网 08-08-13  阅读数:

外迁同时在输出“佛山标准”

  中国陶瓷协会佛山办事处主任蓝卫兵认为,陶瓷企业大量外迁,短时间内会导致GDP下滑,但从长远看对佛山的发展利大于弊。也有业内人士担心“陶瓷厂大量外迁,佛山将丧失陶瓷行业老大的地位”,蓝卫兵认为佛山陶瓷已是中国陶瓷的标准,陶企外迁过程中,同时也在输出行业标准。“现在人们形成牢固的观念,佛山制造陶瓷就是质量优质的保证,标准得到认可地位就不会丧失,日本电器很多在中国生产,但人们不会记住它的产地,只会记住它是质量的保证”。

  大赛场:

  经济转型服务业接力制造业

  佛山的产业调整并非去年才开始,早在2005年全省推进山区及两翼与珠三角联手推进产业转移以来,佛山就着手转移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环境容量需求型的企业,但主要以扩张型为主。但从去年以来,在政府的引导下,劳动密集型的“双高”企业开始大规模外迁,其中,陶瓷企业成为此次转移浪潮中的主角。

  交棒:政府引导异地筑巢

  去年年底,投资24亿元的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江西陶瓷工业园在江西省高安市正式奠基,引起各业界关注。在此之前,东鹏、金意陶等佛山陶企**也选择在高安“筑巢”。佛山陶企纷纷外出寻找新地建厂。今年,佛山加快了陶瓷产业调整步伐,开始带领陶瓷企业到邻近清远、江西甚至内蒙、沈阳等地方找地开设厂区。业内人士认为,政府引导陶瓷企业向外迁移,**终能够留在佛山的陶瓷企业可能不到30家。

  接棒:省内圈地打造转移园

  “用人成本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土地租金增加,劳动密集型产业即使继续留存佛山也没有多少优势”,佛山一陶瓷企业管理人员表示,趁早转移至清远、云浮等地方,劳动力成本相对低一些,而且电力供应也更充足。从去年到现在,南庄镇有50家陶瓷企业关闭转移。佛山各级政府不惜重金为中小陶企转移埋单。作为建陶**镇禅城区南庄镇计划今年有40家企业外迁。佛山市经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推动和引导企业转移,佛山市及有关区镇政府先后与云浮、肇庆等市合作共建转移工业园,用于承接部分佛山外迁的企业。

  冲刺:腾笼换鸟发展现代服务业

  陶瓷身等企业外迁,腾出发展空间的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正在“接棒”。“佛山的发展方向是实现从加工制造基地向制造服务基地转变,金融、物流、会展、商贸、旅游都是佛山重点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佛山制造业相当发达,但与此相配套的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发展服务于制造业的服务业有明显的优势和必要。佛山目前已经开始打造珠三角西翼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依托陶瓷、家电等优势产业,建设陶瓷产业总部基地等项目,引入国内外大企业的总部、研发中心等”,佛山市经贸局有关负责人说。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佛山已是全国举足轻重的制造业基地,形成家电、机械装备、陶瓷、家具等**优势行业。然而,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取得瞩目成就的当下,佛山与东莞等其他工业化城市一样,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

  在推进产业升级过程中,“外迁”成为一个频繁出现而敏感的字眼。陶瓷、玻璃、纺织印染等传统行业成为“外迁”的**梯队,腾出发展空间,用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产业梯度转移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客观现象,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个巨大运动场,那么企业就是这个竞争剧烈的赛场上的运动员,产业升级其实就是一场接力跑——高能耗、高污染的加工制造企业将“接力棒”传递给数字家电、金融、物流等等高附加值产业。接力跑还在继续,接力棒能否顺利传递,佛山能否实现华丽转身,向制造服务基地转型,这有待时间的考验。

  接力跑

  观众席:

  市民感觉空气好转

  陶瓷工厂大量关闭和外迁对佛山的环境、经济的影响不可低估。

  “现在的空气比以前好很多,感觉像换了一个地方似的”,家住在陶瓷城附近的林先生感慨地说,一年前,石湾还是一个整天灰蒙蒙的世界,一大早上百条烟囱就开始冒烟,马路上运输陶瓷的货车进进出出,空气中飘浮着厚厚的陶瓷粉尘,还可以闻到一股刺鼻的酸味,“灰尘太多,以前白天一般都不敢开窗,整天腾云驾雾的,感觉好像生活在天上”。

  昨日,记者在中国陶瓷城附近采访时发现,市民所说“酸味”已很难闻得到,也没有出现粉尘弥漫的情况。去年以来,石湾已有过半陶瓷厂关停或外迁,其中,中国陶瓷城附近只三家技术先进陶瓷厂得以留在原地。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