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企业受益政府节能计划 市场面临再次洗牌
互联网 08-06-18 阅读数:
近日,财政部和发改委联合举行的 “国家高效照明产品推广项目招标”圆满结束。包括欧司朗、飞利浦等国际照明巨头在内的30多家竞标,浙江晨辉照明有限公司囊括全部5个标段,成为大赢家。日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全国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作会议上透露,中国将采取积极稳妥的办法,研究逐步淘汰白炽灯的时间表及配套措施,为全球减排温室气体作出贡献。在国际能源价格飞速上涨时,政府推动落实执行节能措施意义重大。面对节能灯发展的新机遇,国内相关企业已经加快了行动的步伐。
据了解,白炽灯通过钨丝加热然后发光,90%的电能转化成了热能而不是光,造成能源大量浪费;而节能荧光灯只用20%的电能就能发出和白炽灯一样强度的光,由于比白炽灯使用时间更持久,无论是对于消费者还是整个社会,节能灯的使用价值都远远超过白炽灯。因此,早在2007年欧盟春季首脑会议就达成协议,欧洲各国将于2009年以前在个人家庭中逐步淘汰白炽灯。同时,澳大利亚、美国也将分别在2010年、2020年禁止白炽灯使用。
面对全球淘汰白炽灯的浪潮,中国也在积极行动。“如果用10瓦的节能灯取代亮度相近的60瓦白炽灯,以全国推广使用12亿只、每天工作4小时算,每年可节省一个三峡大坝全年的发电量。”全国政协委员李鸿曾算出这样一笔惊人账。统计显示,我国的节能灯普及率仍较低,一年白炽灯销量达到20亿只,中小城市居民白炽灯的使用比例一般在50%以上,农村使用白炽灯的比例更大。
2006年国际能源署的一份研究报告提出,如果从现在开始在全世界逐步淘汰白炽灯,到2030年全球可节约38%的照明用电,减排二氧化碳166亿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透露,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了首批获财政补贴的5000万只高效照明产品的推广任务。到2010年前,中国将通过财政补贴方式推广高效照明产品1.5亿只,可累计节电290亿千瓦时,相当于少建6个百万千瓦级装机容量的火电厂。政府首次采用了为企业直接补贴、企业将补贴资金让给消费者的办法,支持高效照明产品推广,使推广产品达到一般用户和家庭都能接受的价格,帮助厂商加快规模化生产,促进节能灯的普及。而且,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全球环境基金将合作开展“逐步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项目,支持中国白炽灯生产企业转产节能灯。
如今,国内数千家照明企业蓬勃发展,随着不久前照明电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出台,中国照明市场面临着再次洗牌,向规模化经营、品牌化发展阶段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