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成都开大店
装饰商报 08-06-17 阅读数:
“大店”又来了,短短一周时间,两大品牌不约而同出击上海,豪华终端大店正式营业。
上海,一直是华东陶瓷的重攻之地,也是大后方。此次以马可波罗、蒙娜丽莎为代表的南方陶瓷杀入华东陶瓷的腹地,来势汹汹,声势浩大,直接以几千平方米的大店傲视群雄。而且,这股强劲的大店之风还有后续,几个品牌放出风声,选址、筹建已提上议事日程,上海的市场之争在所难免。
又是一轮“大店”风,上海成了陶瓷行业竞争的漩涡中心。曾几何时,作为西部建材行业的**城市——成都,也曾有这般风光。马可波罗3000平方米“至尊殿”就诞生在成都!“大店”风潮是从成都涌起的。然而事过境迁,两年多的市场风云变幻让成都的陶瓷经销商们理智了很多。从当初纷纷表示开设大店,呼唤陶瓷营销“大店时代”的来临到如今的风平浪静,这是怎样的心理适应过程。
“陶瓷行业往‘大店’方向发展,思路是对的,因为量上去了,就不会缺乏产品,只要有量和产品品种繁多,就不会存在成本的问题,也会进一步地占领市场。” 金舵陶瓷品牌副总经理罗国盛用这样一句话诠释了陶瓷厂家的真切想法。然而着眼于成都市场时,经销商们将更多的关注投向了“成本”,“开大店如果让经销商自己来做,无疑有巨大的压力,需要厂家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金舵陶瓷四川经销商德辉建材总经理曾振辉说。
很多时间,经销商跟着厂家的决策走具有一定的投机色彩,经销商的成败不是说营销水平或者管理水平的高低,而是能否随着市场的变化而转变经营思路。马可波罗至尊殿开业至今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那是因为它的运营者从上至下都在改变经营思路,对自己多出的营业面积如何产生更大的销量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从目前的成都市场来看,专卖店模式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却要经受市场的考验,理由很简单,单一的品牌、单一的产品已经很难解决“一站式购齐”的问题。
这一轮的“大店”之风还没有刮到成都市场,但它到底会掀起新一轮的扩店风潮还是迅速降温遭遇寒冬?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