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城原木门身陷“黑门”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08-05-29 阅读数:
动辄数千元一套的原木门是室内门行业的“贵族”,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然而近日,南宁一起投诉却揭开了“贵族门”里的谎言,一些原木门竟用木皮贴成。
业主投诉 红色门出现油漆黑块
胡女士是南宁竹溪苑小区的业主。2007年12月,胡女士在南宁长湖路一门店订购了7套广东生产的“永×”牌原木门,包括4套房门和3套卫生间门,总价1.79万元,其中房门的单价是2600元。 在订购时,门店老板称这7套门全部用缅甸红胡桃原木制作,并在货单上作了相应注明。 “五一”期间,店方根据胡女士要求,将7套原木门进行安装。在安装现场,胡女士发现这些原木门有两个疑问,一是大部分门扇的油漆均有多处瑕疵,红胡桃的颜色偏暗红色,但这些瑕疵处均为黑色,特别是门扇上的木雕花,雕花边缘好像留有黑影一样,很不美观;二是这7套原木门门套用料不对劲,其纹理及色泽与门扇有异。 5月5日,记者来到现场,看到4套房门已经安装完毕,卫生间门只剩一套门还未安装。记者粗略统计,在7套原木门上,留有油漆黑块的瑕疵至少有20处。 业主胡女士多次对原木门提出异议,但门店老板坚称,这都是小问题,可以在安装后把黑块处理掉。为了证明这7套门是原木制作,店老板向胡女士提供了检验报告。 但记者发现,这份由广东家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出具的检验报告,检验结果虽然为合格,但所检验的时间为2005年11月19日,所检验的产品型号为024,不是胡女士购买的型号为020的原木门。也就是说,这份检验报告不能说明胡女士所购产品是否合格。
专家判定 原木门竟是木皮造
接到业主投诉后,广西大学及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的关专家先后到场查验。当专家表示要对这7套木门进行抽样检查时,“永*”门店老板立刻承认,木门的门扇是用缅甸红胡桃木制作的,但门套用料非缅甸红胡桃原木。 广西大学林学院副院长罗励现场抽取门套用料样品作了初步检验,发现这种用料的表面贴有一层木皮,这种木料属于实木木材范畴,不能称作原木。 罗励认为,原木木料是指不经工艺加工、原原本本的木材。一旦经过指接、模压、胶合等工艺处理,则为实木木料或胶合板材。 自治区质检院专家赵球说,胡女士购买的这7套木门是否属于红胡桃木制作,需要在实验室检验才能给出结论。从现场来看,这7套木门的外观存在诸多瑕疵,除了油漆有黑块之外,门的色差较大,木雕花工艺很粗糙。 油漆黑块是如何造成的呢?赵球分析认为,可能是工人在施工时,没有清理干净底漆就直接上面漆,导致底漆穿透面漆出现“异种”。 **后,经过协商,“永×”门店老板同意业主提出全部退货的要求。
行业黑幕 三种假冒现象需警惕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永×”门店老板解释,其实他也是受害者,厂家在宣传时,均称这些木门是原木制作,所以,他才对顾客如此宣称。当货发过来之后,他才发现,门扇材料与门套是有区别的。为了不亏本,只好按原木门的说法向顾客推销。 由于门产品的利润可观,且该市场还处在发展期,目前国内涌现了大量木门厂。记者在网上联系8家大型门厂采访发现,这些厂均生产原木门或实木门。广州一位姓陈的门厂销售经理向记者透露,由于原木门价格较高、实木门价格较便宜,现在有不少商家在广东购进实木门后,将其冒充原木门在当地销售,广西就有此类商家。 5月7日,记者联系采访了南宁一位知情人士。该知情人士透露,在原木门行业,主要有3种假冒现象,一是木皮包裹杉木,二是PVC板材包裹密度板,三是仅在局部位置用原木。 对于**种、第二种假冒现象,在施工现场,可以在钻门锁孔眼时识破门体内的材料是否名副其实。但对于第三种假冒现象,造假者则比较狡猾,会在锁眼处、雕花处等位置使用原木,而在其他位置则使用实木材料或密度板。门套不用原木的情况也属于第三种冒充现象,该现象具有隐蔽性,需要业主具备一定木材鉴别知识。 非法暴利 一套假门可“黑”上千元
以实木门假冒原木门,商家可得多少暴利?知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目前,按照原木门种类价格的高低排序,柚木门、花梨木门、美洲黑胡桃排在前列,在南宁,每套价格在8000元至1.2万元之间;其次是沙比利木门,每套价格6000元左右;再次是金丝柚木门、缅甸桃木门,每套在4500元至5500元之间;**后是红胡桃木门,每套约3000元。 知情人士称,排除半卖半送的促销因素,原木门的单价至少2500元,而门体填充杉木的“原木门”,仅值1500元左右。因此,此类“原木门”至少可以吃掉顾客1000元。填充密度板的“原木门”更便宜,仅值1000元左右,因此,此类“原木门”可非法牟利1500元以上,所牟取的“利润”远远高于成本。
识破潜规 文字游戏让顾客吃哑巴亏
业内人士透露说,南宁现在有20多个原木门品牌,在整个木门行业,原木门所占市场份额很小。正因如此,不少消费者缺乏对原木门的认识,造成该行业形成了一些强加在消费者身上的潜规则。 “店里的样品非常漂亮,但向顾客提供的货却暗藏猫腻,光从表面是看不出问题的。”业内人士雷女士告诉记者,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业主在验收门产品时,无法检查门体内到底用的是什么材料。如果剖开门体检查,就等于废了这扇门。 雷女士说,实际上,在一些不诚信的店内,看再多的门产品结构样品都不管用,因为样品无法证明顾客买到手的门是否货真价实。在这种情况下,门产品的品牌信誉、商家的良心是顾客选购原木门的**筹码。 另一个潜规则是,有商家喜欢跟顾客玩文字游戏,即在口头上宣称是原木门,但在货单上只注明“木门”,导致发生争议时,被商家忽悠的顾客没有凭据,只得吃哑巴亏。此外,有商家只笼统地宣称木门是原木制作的,门套是否算进去并不明确,**后,商家就拿非原木的门套供给顾客。当顾客发现问题时,商家往往以各种理由推卸责任。业内人士建议,在购买原木门时,在货单上注明学名木种(即标准木种名称,而非俗称)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