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邑:废玻璃瓶“喂饱”全村人

互联网 08-04-26  阅读数:

  近日,笔者到山东临邑县宿安乡玻璃纤维加工村魏家村采访,在玻璃丝纺织大户王玉文的厂房里,看到60多个妇女井然有序地管理着120多台织机。王玉文高兴地告诉笔者,现在他厂里有120名工人,每人每月收入1000元左右。        废旧玻璃制品丢弃后难以自行分解,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更是对资源的浪费。为此,该村引进了废旧玻璃制品设备,把废旧玻璃瓶片分选、打碎后送到熔融车间,经高温使瓶片熔化成粘流态液体,并变成每根只有头发丝的八分之一粗细的玻璃纤维丝。然后再把这种纤维丝送到织布车间由织机进行深加工,就可变成玻璃纤维布。   目前,该村利用废旧玻璃制品加工纤维布的企业已发展到12家,每年可回收利用废旧玻璃7万吨,织纤维布4万多吨,年产值超6000万元。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光亮说:“加工玻璃纤维布,每年户均收入5万多元。”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