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家居卖场扩张下的冷思考
互联网 08-01-17 阅读数:
编者按 房地产业作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力,作为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的主要参数,直接性地带动了建材家居产业潜力巨大的市场。专业人士预测,未来的家居建材行业将形成1-2家全国性的连锁巨头与部分地方特色卖场两分天下的格局。今天的家电市场格局就是家居行业明天的写照。 2007年已经远去,回望蓉城的家居卖场,在公开场合所做出的各种规划动态,触动了更多商家的选择神经。租金走高,政府制定银根紧缩等相关政策,导致需求市场相对萎缩。跟与不跟市场,该跟哪个市场,成了众多商家心中的隐痛。紧跟各个市场开设店面,无疑会进一步加大自己的投入成本,虽说商家终究需要借助商场平台,但**终目的是为了赢利,如果只是人为“打肿脸充胖子”又有何好处? 小富小贵在于勤奋,大富大贵在于选择。自古以来做生意讲究口岸,讲究商圈。如何进行有效分析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使自己的前期投入有价值并保证后期升值,相信是所有商家**关心的话题,那么在蓉城家居卖场正风生水起之时,如何来选择自己的东家呢? 扩张已经箭在弦上 在房地产行业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情形下,在国美、苏宁全国扩张并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影响下,2007年家居行业也以居然之家和红星美凯龙为代表,进入全国扩张正在进行时。红星美凯龙在蓉城首开先河,并宣称将在成都西边和东边再开新店;居然之家目前虽没有在成都落脚,但已在紧邻成都的西安和重庆开店。 面对外来势力的“入侵”,蓉城虽以包容性强著称,但本土以富森美家居和博美为代表的建材卖场也开始考虑规模的扩张,以进一步稳定原有的区域优势。富森放言,将在现有北门以批发定位,且已形成独霸西南地区的一张王牌的基础上,立意在成都现即将运营的南门商场进一步拓展到在成都东西面再各建一家卖场的设想。博美装饰广场也不甘落后,在二级市场虽然没有达到当初进行品牌复制的地区性规模扩张目的,但面对形势,也推出剑走偏锋的计划,顺应大成都的概念,意欲在成都外围进行包围。 扩张对市场贡献几何 市场进行规模扩张,无可厚非,若对少量的市场能在东南西北各设一处卖场,单从广告收益上来讲,就降低了商家成本。而且实力品牌商家基本可以和卖场同进出,成为实质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良好口岸的占有,对商家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凡事讲究平衡,重复性的店面扩张带来的后果,蓉城各大家电卖场就是**好的例证。可家电卖场商品数量却集中在少数品牌之上,品牌追求的是产品数量的销售,至于哪个市场进行扩张对它们而言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反而是一件好事,但这对于分散性强的建材品牌来说将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成本投入。 扩张将如何考量市场 居然之家之所以能进行全国扩张,并相对比较成功,有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它的业态是先进的,融合了市场、超市、品牌专卖店,是一个家居MALL的概念;其次,居然之家的客户定位是清晰的,中高端的定位抓住了客户;还有就是“先行赔付”的成熟服务理念。同时**关注的是扩张需要的实力,红星美凯龙和居然之家都获得投资机构的青睐,给予注资。 建材市场的开设,同样需要考虑硬件方面诸如口岸、资金、交通等问题,软件方面要看市场是否具有准确的经营定位、成熟的商业模式以及优秀的管理团队,想进行快速扩张决非头脑发热就行,市场如若只是为了炒作或借壳,受害的就是相对处于弱势的。 但在对待扩张问题上,业内人士一方认为,“客观上,扩张虽然将面临巨大挑战,但不扩张也会错过大好的机遇”;另一方则认为,卖场在全国扩张存在两个巨大的挑战。 **,卖场在向外埠扩张的时候,要直接与当地本土市场短兵相接,竞争残酷的同时,还可能受到当地卖场的“排挤”与“打压”,立足都很“困难”,发展难度就更大。 其次,卖场的快速连锁扩张不得不面对人才短缺的困扰。一个企业成熟的模式是基本,但需要有高层次人才来管理,如果企业的人才战略跟不上,快速扩张就会变得很被动。 2008猜想 蓉城家居卖场走向何方 红星美凯龙进驻成都近一年,高层人士三次变动。目前红星美凯龙对于进驻的商家,更多的是在期望中等待。正如业内人士所言,该市场给予外界定位的迷失、自身市场消极的等待和拖延,致使蓉城消费者没有感受到红星美凯龙的魅力。相反,一个在成都乃至在全国数量都很有限的宜家家居,其品牌反而逐步深入人心。先进的管理模式必须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如若进驻的**家都不能交出满意的答卷,那么后期的扩张招商将会怎样呢?当然也不排除和其他商场的合作,这原本就是红星美凯龙舵手车建新的长项。 富森美家居打出商场式摊位制市场模式,凭借其先期在行业、在蓉城打造的品牌形象,对其后期扩张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但此时要扩张,根据富森的个性,应该是自己选地建市场,这无疑将联动到新的口岸和置地资金,以及周边商圈的培育,还有就是人才的培养和跟进,并且要有进行扩张的先进模式。 而博美装饰城给行业的感觉似乎不再像多年前那样锐意革新,赖以骄傲的南门店的硬件问题始终困扰着其进步,虽然已经经过了多次改进,但很难将自身的定位淋漓展现,相反新世纪装饰广场凭借其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合适的体量,尤其是令业界为之侧目的管理团队,逐步树立了其品牌形象。 其他一些老市场由于各自定位的原因,仍然有其存在的道理。还有家具卖场也正与建材融合,抢占市场先机。各种业态并存的时代,谁**终将成为蓉城建材家居业的王者,终究离不开这个市场容量。2008年将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年份,各位商家身在其中,更能感受所在市场中的优势。 所谓建百年老店,决非一日之功。商家和市场同呼吸共命运。如果商家对于自身所在的市场有何想法和建议,不便向市场诉说,可通过本报这个平台讲述。 记者 肖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