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国内钢材市场上半年牛市下半年盘整

互联网 07-01-09  阅读数:

2006年国内钢材市场总体表现出粗钢和钢材产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同时我国钢材坯进出口形势发生明显改变,进口大幅回落,出口呈加速增长趋势。从宏观经济环境看,2006年我国经济增长强劲,固定资产投资、出口、银行信贷大幅增长,受此影响,国内钢材市场需求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市场价格出现明显回升;但从下半年开始,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力度明显加强,国内钢材市场也呈现出大幅震荡的走势。  

  1、国内粗钢和钢材产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2006年1~11月份,我国粗钢和钢材累计产量分别为38153.85万t和42493.04万t,比上年同期增加5929.31万t和8444.13万t,同比增长18.4%和24.8%。与2005年全年相比,粗钢增速下降6.2个百分点,钢材增速提高0.7个百分点,粗钢和钢材产量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

  分品种来看,2006年1~11月份国内长材产量为20600.6万t,比上年同期增加3606.58万t,同比增长21.2%,增速比2005年提高2.2个百分点;板材产量为17522.2万t,比上年同期增加3996.76万t,同比增长29.5%,增速比2005年下降2.5个百分点;钢管产量为3288.91万t,比上年同期增加677.2万t,同比增长25.9%,增速比2005年提高4.3个百分点;其他钢材产量1081.34万t,比上年同期增加166.76万t,同比增长18.2%,增速比2005年下降7.2个百分点。

  按目前趋势发展,预计2006年我国粗钢和钢材产量将分别为4.21亿t和4.64亿t,分别比2005年增加6861万t和6708万t,分别增长19.5%和16.9%。

  2、钢材坯出口大幅增长,进口大幅回落

  ①粗钢净出口量大幅增长,国内资源供应量增速明显下降

  2006年1~11月份,我国累计进口钢材1701万t,比上年同期减少698万t,同比下降29.1%;累计出口钢材3746万t,比上年同期增加1876万t,同比增长100.3%;净出口钢材2045万t,而上年同期为净进口钢材529万t。1~11月份我国累计进口钢坯35万t,比上年同期减少89万t,同比下降71.8%;累计出口钢坯854万t,比上年同期增加200万t,同比增长30.6%;净出口钢坯819万t,比上年同期增加289万t,同比增长54.5%。

  将钢材折算成粗钢。2006年1~11月份我国累计进口粗钢1845万t,比上年同期减少832万t,同比下降31.1%;累计出口粗钢4839万t,比上年同期增加2196万t,同比增长83.1%;净出口粗钢2995万t,比上年同期增加3027万t。

  我国粗钢净出口量大幅增长,极大地缓解了国内粗钢产量大幅增长的压力。2006年1~11月份我国粗钢净出口同比增加3027万t,占国内粗钢产量同比增加量5929.31万t的51.05%,即超过一半的粗钢增产量用于顶替进口和扩大出口。

  据此测算,2006年1~11月份我国粗钢和钢材资源供应量分别为35159万t和40448万t,分别比上年同期增加2902万t和5870万t,同比分别增长9%和17%。

  按目前趋势发展,预计2006年我国将进口钢材1860万t,比2005年减少722万t,下降28%;出口钢材4160万t,比2005年增加2180万t,增长102.7%;进口钢坯38万t,比2005年减少93万t,下降71.1%,出口钢坯960万t,比2005年增加253万t,增长35.8%。2006年全年预计我国粗钢净出口3369万t,比2005年增加3357万t。

  由此测算,2006年我国粗钢和钢材资源供应量将分别为38731万t和44100万t,比2005年分别增加3504万t和3878万t,分别比2005年增长9.9%和9.6%。

  ②板材进出口形势变化**为明显

  2006年我国板材进出口形势变化**为明显,是带动钢材净出口大幅增长的主要因素。据海关统计,2006年1~10月份我国累计进口板材1305.29万t,同比下降31.6%,板材进口量比上年同期减少602.2万t;1~10月份我国累计出口板材1553.73万t,同比增长113.7%,板材出口量比上年同期增加826.59万t;1~10月份我国板材净出口量为248.44万t,而上年同期板材为净进口1180.36万t。

  2006年我国板材进出口形势的扭转,也减轻了国内板材资源供应量增长的压力。据测算,2006年1~10月份我国板材资源供应量为15258.91万t,比上年同期增加1807.27万t,同比增长13.4%,比钢材资源供应量同比增幅16.4%,降低3个百分点。尽管板材产量增幅明显高于长材,但2006年以来板材资源供应量增幅则低于长材,且长材资源供应量增幅高于近年的平均增幅。供求关系的变化决定了板材市场必然要好于长材。

  3、国内市场需求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态势

  ①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态势,上半年国民经济强劲增长

  2006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前3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41477亿元,同比增长10.7%,比上年同期加快0.8个百分点。

  2006年1~11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9312亿元,同比增长26.6%,比上年同期减慢1.2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77891亿元,同比增长16.8%,比上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外贸出口8750亿美元,同比增长27.5%,比上年同期减慢2.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91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6%,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外贸出口8750亿美元,同比增长27.5%,比上年同期减慢2.2个百分点,进口7185亿美元,同比增长20.6%,比上年同期加快3.5个百分点。

  分阶段来看,2006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发展呈强劲增长态势,6月份以后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增强,经济增速有所回落。

  据中国社科院预计,2006年我国经济增长率有望在10.5%左右,较2005年增速加快0.3个百分点,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

  ②主要钢材下游行业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

  ●建筑业:2006年1~9月我国建筑业企业(指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4915亿元,同比增长24.2%,比上年同期加快3.5个百分点。全国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1.97亿m2,同比增长16.1%,比上年增速下降5.2个百分点。

  ●机械工业:2006年1~10月我国机械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3883亿元,同比增长29.8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9.3个百分点。其中,工程机械、重型矿山机械、机床、电工电器、通用基础件和汽车,这6大子行业产值增幅均保持在29%以上。列入统计的95种机械产品中,有84种产量同比增长,其中增长幅度在两位数以上的产品有71种。

  2006年1~11月份我国汽车产量为659.24万辆,同比增长27.92%,比上年同期加快17.68个百分点。

  2006年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890家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23亿元,同比增长36%;完成工业增加值289亿元,同比增长41%。全国承接新船订单292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4%;9月底手持船舶订单612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5%;造船完工83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7%。

  ●铁路:2006年1~10月份我国铁路运输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74.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4.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60.1个百分点。

  ●煤炭:2006年1~11月份我国原煤产量18.61亿t,比上年同期增长11.9%,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6个百分点。1~10月份我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1012.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8%,增速比上年同期减慢44.5个百分点。

  ●石油化工:2006年1~10月份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3245.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6%,增速比上年同期减慢8.5个百分点。

  ●电力:2006年1~11月份我国累计发电量24897.94亿kWh,比上年同期增长1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1~10月份我国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98.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3%;增速比上年同期减慢17.9个百分点。

  从我国经济增长情况以及下游行业发展情况来看,2006年我国粗钢和钢材需求量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初步预计2006年我国粗钢消费量应同比增长15%~16%。

  如前预测,2006年我国粗钢资源供应量同比增长9.9%,并且国内市场并没有出现资源供应紧张的情况,其根本原因就是在消化2005年的过剩。通常,我们所说的钢材或者粗钢表观消费量,即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其真正含义应该是市场资源供应量,与市场实际消费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市场实际消费量=当期市场资源供应量+当期库存(包括钢厂、流通环节和**终用户等)增减。

  据测算,2005年国内市场粗钢资源供应量为3.52亿t,比2004年增加5553万t,同比增长18.7%。假设2002~2004年国内市场粗钢供求基本平衡,且2005年国内市场粗钢消费强度与2002~2004年也基本相当,综合考虑2005年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等诸多因素变化,经初步测算,2005年我国粗钢实际消费量应在3.42亿t左右,实际消费量较2004年增长15.3%,比粗钢表观消费量增幅低3.4个百分点,也就是说,2005年国内市场粗钢供应总量过剩约1000万t。

  考虑2005年粗钢过剩1000万t在2006年消化,则2006年实际粗钢供应量约为4亿t,较2005年的粗钢实际消费量3.42亿t增加约5800万t,比2005年我国粗钢实际消费量同比增长16.9%,提高了1.6个百分点。从目前国内钢市的运行态势来看,无论是钢厂,还是流通企业或者**终用户,其库存均维持在较低水平,即2006年国内钢市即没有出现供应不足,也基本不存在供应过剩。

  4、国内资金供应状况明显好转

  2006年国内钢市资金供应状况明显好转,具体表现为银行信贷大幅增长;企业效益大幅增加、资金实力明显增强;钢厂流通企业转变营销方式,国内钢市资金规模增加。

  ①人民币新增贷款大幅增长

  2006年,我国金融市场总体表现为广义货币增速下降,狭义货币加速增长,新增贷款大幅增加。据央行统计数据,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75万亿元,同比增长16.8%,比上年同期低1.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1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增幅比上年同期高4.1个百分点。2006年1~11月份,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新增贷款29667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7577亿元,是近年来新增贷款**多的一年。

  ②企业效益大幅增长,资金实力增强

  2006年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6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1%,比上年同期加快10.7个百分点。由于企业利润增长,企业存款增速加快,11月末企业人民币存款余额10.96万亿元,同比增长16.6%,比上年同期高1.3个百分点。

  ③钢厂、流通企业转变营销方式,国内钢材市场资金规模增加

  2006年国内钢厂和流通企业营销方式均有明显调整,其具体表现,一是钢厂增加直供,流通环节资金规模相对增加;二是国内流通企业出口钢材经营规模明显增加,特别是传统的进口商均在向出口贸易转移,直接增加了国内钢材市场的资金规模。

  5、宏观调控先松后紧,下半年调控力度明显加强

  2006年我国宏观调控呈先松后紧的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和新增贷款规模均是上半年大幅增长,下半年受密集出台的调控政策影响,增速减缓。

  下半年,在中央密集出台的调控政策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人民币新增贷款均得到一定的抑制,8月份以后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还是新增人民币贷款均低于上年同月。

  6、国内钢市价格上半年触底回升,下半年大幅振荡

  据钢之家(中国)钢材基准价格指数显示,2006年1月12日,钢之家(中国)钢材基准价格指数SHCPI创下76.69点**低之后,受国内需求大幅增长拉动,价格指数随即一路攀升。至2006年6月12日,钢之家(中国)钢材基准价格指数SHCPI创出年内**高97.23点,随后大幅下跌至7月26日的86点。尽管下半年国内钢市需求强度有所减弱,但此时国内钢材出口持续维持高位,缓解了国内市场资源增长的压力,此后国内市场总体保持小幅振荡的价格走势。总体来看,2006年4季度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水平要高于2005年4季度。截至2006年12月15日,钢之家(中国)钢材基准价格指数SHCPI为87.85点,比上年同日的77.37点,高10.48点。2006年年初至12月15日,钢之家(中国)钢材基准价格指数比2005年同期下跌8.06%,比2005年全年下跌7.22%。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