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极度艰难” 海信用资产拯救科龙17个月

互联网 06-12-25  阅读数:

      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没有想到,收购科龙电器竟然用了整17个月。他坦言,如果当初知道会如此周折,海信就不会做这件事了。

     好在如今关于收购的波折已经过去,后面的一切话题将都是有关整合。

     不过,回首收购的过往,周厚健依然神情沉重,他用“极度艰难”来向《财经时报》概括这17个月:他主持收购科龙电器60多亿元负债;股权过户无法完成;资金链和供应链上下游的关系几近崩塌;外界流言蜚语不断……

      那些日子,他们**重要的工作,就是帮助科龙还债,以及重树市场信心。

      12月14日,海信集团下属的青岛海信空调有限公司(下称“海信空调”)收购科龙电器26.43%股权的过户手续完成。此后,海信集团将把全部白家电资产注入到科龙电器中,未来,科龙电器将对海信、科龙和容升三个白家电品牌进行生产和销售,成为海信集团体系内的白家电业务平台。

     《财经时报》获悉,不久前海信空调和科龙电器营销环节的整合已经完成,二者在全国各地的分公司完全合并,整合之后存有47家分公司。

        卖裁转

        资金是过去一年来海信重组科龙的**热话题。海信方面透露,截至目前,科龙电器已偿还供应商货款和银行贷款共24.05亿元。

        周厚健对这个数字非常满意,他对《财经时报》表示,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海信为此遭遇了太多误解。

       此前,外界时有消息传称,海信接手科龙电器后,在变卖科龙资产、裁员减薪。周厚健对此并未否认,但他对《财经时报》解释说,这样做的理由是“资产负债表上的所有资产,都应该创造价值”。

      《财经时报》了解到,海信接手科龙以来,在全国范围裁员数千人,卖了几百部小车,原有职工宿舍也全部卖给员工。

        海信派驻的接收大员、科龙电器董事长汤业国刚到科龙时,仅集团总部管理层就有近400人,配有27部小车和12名秘书。经裁减和变卖后,仅剩下46人、7部小车和两位秘书。

        汤业国笑言,其实还可以再减。

        对于业界流传的一些质疑,周厚健用一句话驳斥:“海信是要做科龙,而不是卖科龙。”

        对于减薪的传言,汤业国告诉《财经时报》,科龙的工资体系虽然不尽合理,但并没有进行调整。他接手后,除少数人工作调动造成的降薪外,并没有裁减员工工资。相反,对于研发、营销、生产车间的关键工位以及工艺、质量控制等四类人员,工资进行了幅度不等的上调。他举例说,科龙研发人员此前的平均年薪为5万元,如今已调整至9.5万元。

        举债高达数十亿元的科龙电器,随时可能破产清算。因此,“用资产创造价值”成了周厚健反复强调的关键词。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