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短管CRT彩电上市厚度逼平液晶电视
互联网 06-12-12 阅读数:
在新一轮产业技术升级热潮的推动下,一直稳健的CRT市场,近日重新走热,各大家电厂商争先恐后推出升级产品,抢占依然庞大的追求高性价比用户的市场。
记者获悉,康佳推出了全球**的第二代短管CRT产品XSlim,机身厚度与**代短管产品相比再次大幅降低,与平板电视相差无几。
康佳多媒体营销事业部副总经理林洪藩告诉记者,采用了XSlim第二代短管的566系列CRT新品,目前21英寸已经全面量产,12月中旬将率先投放全国一线市场。
CRT瞄准平板一再瘦身
目前,超薄、宽屏等时尚化的产品外观成为消费热点,市场需求使得一向厚重的CRT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瘦身运动”,一些厂家在两年前就相继推出采用**代短管的超薄彩电,力图抢占市场先机。
据了解,从2005年“五一”开始,各大彩电企业纷纷推出**代超薄CRT电视产品,机身厚度约为40厘米,以超薄机身、时尚外观、超优画质等优点,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超薄CRT电视发展迅速,据赛诺市场研究公司评估,2006年1~7月,其销量超过百万台。
据介绍,此次推出的XSlim超薄电视是**新的第二代超薄CRT产品。与**代产品相比,其厚度再次压缩了7至10厘米,原装进口的21英寸显像管的厚度为29.6cm。目前,32英寸的液晶电视机的厚度约为27至30厘米,第二代短管CRT产品与其相比,厚度已经非常接近。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在追求卓越品质的主流消费趋势下,拥有超薄时尚化外观,高清晰图像显示以及功能完善的产品倍受市场青睐,新一代超薄短管CRT电视的问世,将引爆市场的深度突破,全面开启新的消费时尚。
技术创新成制胜秘籍
行业人士指出,依托高附加值产品保持合理利润、寻求差异化的市场空间,是打破“微利循环”的有效手段,国产阵营在寻求新一轮的市场突破中,纷纷迈出激进的技术步伐。
超薄CRT电视既有传统CRT彩电的技术成熟、亮度高、清晰度高、响应速度快等高性能的优势,还有平板电视的“时尚优势”,是CRT市场一大拐点。国产品牌也正是凭借“超薄”的创新,让CRT在市场重新焕发活力。
林洪藩表示,作为未来CRT市场的主流产品,超薄CRT已经成为家电企业竞相发展的重点,康佳率先推出二代短管CRT,就是要全面抢占CRT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打造核心产品竞争优势。
根据赛诺公司的监测,2006年1月至7月,国内市场上超薄CRT整机产销量接近100万台。创维、海信、TCL、长虹、康佳的超薄CRT销售量都超过10万台,领跑国内市场。
在终端企业中,康佳、创维、海信等企业都在进行与上游彩管厂家的整体联动,推动着CRT进行一场产业“大革命”。出于对超薄CRT市场行情的看好,主流家电厂商加强了对相关产品的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力度。彩管、玻壳厂商等上游资源企业纷纷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转向研发和制造新型产品,将供应超薄CRT产品作为工作重点,为下游整机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用平板路线发展CRT产品
据了解,相对于平板前瞻性的战略投资步伐,CRT成熟的产业链,庞大的消费基础以及较为稳定的行业利润,仍然是国内彩电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稳步运行的“后场发动机”,产业地位仍然十分重要。
业内人士指出,短管和宽屏CRT产品,代表着CRT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产业链条形成共识,以平板路线发展CRT产品,CRT产业有望整体升级,形成新的消费热潮。
这么薄也是C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