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高成本是晋江陶瓷面临的崭新课题

互联网 06-12-11  阅读数:

 

 

 

从晋江陶瓷目前的发展来看,有几个问题使其受伤不轻。一是草根文化的荷重,使晋江企业习惯于在传统商业逻辑上运行,无法与市场需求作出创新性对接,导致企业普遍张性不强,思想性不高;二是普遍的家族式管理带来经营上的粗放与封闭,致使人才普遍缺失和在研发生产新产品上固步不前,从而抵消了部分生产成本上的优势;三是一味使用低价格这柄双刃剑,使晋江陶瓷在市场上几乎成为低价格外墙砖的代名词,削弱了区域品牌发展的后劲与爆发力;四是对市场前端建设的忽略,及缺少各种营销策略的配套使用,导致经销商与整个经销网络始终处于“投机”层面上,销售量随工程量的晃动而处于不确定状态,无法做到真正的规模化生产。更重要的是,晋江陶瓷企业对市场转型普遍准备不足,对品牌认识尚为肤浅,从生产到销售整体上缺乏拉力与推力,无法与其它更擅长于品牌塑造的企业抗衡,例如广东白兔陶瓷。

  自然,晋江陶瓷的整体转产与转移有着现实的需要和利益的考量。但若从长计议,取长补短显非晋江陶瓷的急需,而补齐短板才是突破的根本。晋江陶企贸然进入内墙领域,虽然有分食内墙砖相对较高利润的考虑,并试图与内墙砖趋势看涨作对接,但对习惯于粗放经营的晋江企业来说,在内墙砖所需要的品牌规划、渠道组建、展览展示等方面目前显然还是一张白纸;而进入广东、山东等地,虽可嫁接外产区品牌已有**度与高价张力而达致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这个过程中,如何适应与高成本共舞并与高手对垒,如何“入乡随俗”破除“人生地生”的尴尬,都将是晋江陶瓷面临的崭新课题。

  无论是另起炉灶,还是借势升高。晋江陶瓷新一轮躁动式转产或转移,实际上也有掏空当地陶瓷产业基础之危险。佛山陶瓷问题企业的相继出现、山东陶瓷普遍的代工之尴已是前车之鉴。而这轮“内外兼修”**终会否使晋江陶瓷整体区域品牌的创建遭受重创,虽然目前尚不得知,但是是取长补短,还是扬长避短,却显然将考验晋江陶瓷人选择转型路径的眼光与智慧。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