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铁工业亟需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步伐
互联网 06-12-11 阅读数:
在武汉举行的“第六届全国资源与环境经济论坛”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家、中国地质大学校长张锦高教授表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世界制造中心向我国转移,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将面临更大的资源环境压力,亟需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清洁生产、建立循环型钢铁生态工业园。
----我国钢铁工业的四阶段循环经济实践
钢铁工业从采矿、运输、冶炼到生产各种钢铁产品被认为是一条环境污染链条,产生的工业废品品种多、数量大、工业污染严重。张锦高教授介绍说,从20世纪70年代至本世纪初,我国钢铁企业从提出“三废治理”,到逐步引入循环经济理念,积极施行以清洁生产和节约资源为中心的循环经济,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钢铁行业开展治理环境污染工作。这一阶段强调资源综合利用,主要是采用技术改造解决污染问题,钢铁企业污染状况得到较大改变。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钢铁行业通过挖潜改造,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增产,同时发展连铸工艺,减少烧损、切损和废品,推行负偏差轧制,制定了成材率的计算方法和有关经济政策,使连铸比和钢的成材率节节上升。
第三阶段,20世纪80-90年代,钢铁行业狠抓资源综合利用,开始生产具有中国资源特点的低合金钢、合金钢,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并通过资源综合利用建立了发电厂、水泥厂、化肥厂、化工厂等等。
第四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钢铁行业开始推行以清洁生产、资源节约为中心的循环经济,钢铁企业按照这些原则和要求进行试点,推行以清洁生产为核心的生态型钢铁企业的建设,部分钢铁企业如包钢、首钢开始了循环型钢铁生态工业园的建设。
----三大问题制约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
目前,我国钢铁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技术改造、优化工艺流程、构筑生态产业链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资源产业,促进“三废”的再循环利用。对内为企业的清洁生产,对外为钢铁企业与相关产业之间循环型钢铁生态工业园的建设。
尽管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显著提高,主要环保指标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
一是我国钢铁企业清洁生产推进速度缓慢。在推行清洁生产的过程中,由于一些钢铁企业领导观念落后,对清洁生产的重视不够,整个钢铁行业的清洁生产进展比较缓慢,出现了整体发展不均衡、钢铁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差距较大的现象。
二是清洁生产实施的层面较低。先进的清洁生产设备是钢铁企业推行清洁生产的前提条件之一。目前我国的钢铁企业中除了一部分大型钢铁企业如首钢、宝钢、济钢、莱钢等有实力通过加大对设备的投入、研发和改造进行清洁生产外,大多数中小型钢铁企业的设备、技术、管理都不到位,清洁生产的成果难以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