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德用科技与人文之手不断将建陶业蛋糕做大做精

互联网 06-12-03  阅读数:

  有置身建陶业十几年的朋友说,建陶业的江湖群雄逐鹿,数以千计的企业,规模大者有之,挣钱多者有之,喊得响者有之……但是当静下心来仔细盘点,有内在品质、并对行业有所贡献者却屈指可数,马可波罗的文化,诺贝尔的系统化,博德精工的创新精神……   朋友非权威人士,仅是一家之言,实在不足为凭,但是博德这家在业内创立时间不长、规模在日益壮大的企业一直让业界人士刮目相看却是不争的事实 -----

  2002年4月,广东博德精工建材有限公司成立,强势进军建陶行业,曾有**建陶企业操盘经历的叶荣恒先生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此时,建陶行业已非昔日,1998年的大上生产线,使建陶产品由供不应求迅速倒向供大于求,建陶业由低风险高利润时代进入高风险低利润时代,继而四年时间的市场竞争与洗牌,建陶业已经形成较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市场已被其分割。新企业、新品牌如何打破壁垒赢得市场?博德的做法是:立足自主创新之路,以科技和人文不断为社会创造**具新颖性、实用性和装饰性的建陶产品。四年前,推出了专利产品精工玉石,开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之先河;四年后,推出行业钜献金钻玉岗,启高仿真度熔晶产品之门。

精工玉石:十六年的梦化蛹成蝶,建陶业第四大类产品由此而生

  博德**专利产品精工玉石,被誉为“实现世界陶瓷科技的革命”,业界为之哗然,然而谁会知道,精工玉石从**初的研发设想到成功上市,整整跨越了十六年,耗费研发资金数千万元。

  1986年,到北京出差的叶荣恒先生在建材商店看到一种非常漂亮的装饰材料,因被其良好的装饰性所吸引,便对该产品进行了详细了解。这是由日本研发的微晶玻璃,虽然美观,却不耐用,韧性、耐磨性都较差;而且生产成本高、能耗大、无法投入大规模生产,只能用梭式窑炉烧制,一炉仅160平方米的产品竟要耗费整整一天生产时间;产品售价每平方米高达1600-2000元(在当时这是个天价)。随后,一个奇妙的构想在叶荣恒先生的脑海中产生了:如果能把陶瓷墙地砖的理化性能和微晶玻璃的装饰性有机结合起来,采取规模化生产降低制造成本,其使用范围和空间必然会大大增加!——这犹如一颗梦想的种子,悄然落入孕育绝代产品的土壤。而这土壤,就是以消费者利益为主导的人文思想!

  2002年,时机趋于成熟,梦想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了!

  有着深厚的陶瓷生产管理营销经验及科研技术的叶荣恒先生,组织精兵强将着手研发抛光砖与微晶玻璃的结合产品。当时,国内的一些科研机构和佛山的几家企业也在进行此方面的研究,因为大家都看到了这个项目的诱人前景!科研机构甚至有实验的产品出现,但实验室里的产品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之间差距太远;而有的企业投入几百万元科研经费,仍无法突破,**终不得不放弃了。叶荣恒先生却专门买下一家微晶玻璃生产厂,作为“精工玉石”的科研实验工厂,技术人员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进行科研实验。一次次的试验失败,又一次次地总结经验、改变方法、追加投入,花了几千万元的科研经费,一年后技术才攻克成型关。“爱迪生失败上千次才发明电灯,但是我们失败次数比爱迪生还多!一年多时间里至少做了几千次试验”博德公司研发部负责人如是说。

  试制的产品是全新的,工艺流程复杂,并且与众不同,没有现成的生产设备,研发人员就将几条生产线上的设备拆卸下来,然后进行拼装,“创新”出来了一条新的“生产线”。它就是“精工玉石”生产线的雏形。试产的时候,技术的方面问题都已经解决,但是如何转化成规模化生产尚为待解决的难题,研发人员连续三天三夜守在生产线旁,现场解决试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当“精工玉石”正式投产时,引起了业内轰动,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众多业内的专家一起到博德车间进行实地考察和鉴定。一位专家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说“没想到这么快就可以进行工业化生产了!”。十六年的梦想化蛹成蝶,精工玉石实现了将一种性能比“微晶玻璃”更佳的产品进行流水线式的规模化生产的设想,令产品的价格出现喜人的下降。

  随着“精工玉石”生产技术的逐渐成熟,陆续有企业模仿生产同类的产品,但由于该产品的技术门槛高,时至今日也仅有几家实力较强的企业有能力生产此类产品,因此被看成建陶企业技术能力的试金石。“我们不怕别人模仿着做我们的产品,因为等他们学会了,我们新的产品已经又出来了。”一位博德公司的研发人员曾这样自豪地说。由于博德公司掌握着此类产品的核心技术,2005年博德第二代精工玉石又隆重推出。**近,第三代“精工玉石”也将应运而生。与其它企业不同的是,博德的每一代新产品都具有较大突破,并非只是概念上的包装。业内人士说:“那些用概念包装类似产品的企业,哪怕推出第十代都不能跟博德的第二代相比!”因此博德“精工玉石”一直牢牢占据建陶业主流高端产品的领导地位。

  精工玉石作为突破传统建陶产品定义的新型材料,突破了传统建陶产品的疆域,开创了建陶行业继抛光砖、仿古砖、瓷片之后的第四大类产品--微晶复合板。 同时,精工玉石的出现,开启了一种新的研发方向,引发了行业的创新思路。

金钻玉岗:五年研发路再续辉煌,建陶业第五大类产品呼之欲出

  2006年,博德再次推出具有拓疆意义的新品----金钻玉岗。金钻玉岗与传统的建陶产品相比,具有“新、异、亮、透、玉、实”六大特点:一是“新”。金钻玉岗在外观表现方面摆脱了建陶产品惯用的“布料加渗花”技术,产品外观表现效果更丰富;二是“异”。金钻玉岗与市场上的建陶产品有较大的差异化;三是“亮”。金钻玉岗表面光泽度达到90度;四是“透”。金钻玉岗玉质感的颗粒透光性和透明性好;五是“玉”。金钻玉岗有玉石般的外观;六是“实”。金钻玉岗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适用空间更大,使用性能更强。金钻玉岗承袭了建筑陶瓷优良的理化性能及环保、完全无辐射等特性,在外观花色上则承袭了天然石材的纹路机理,其色彩、层次感方面远远胜于合成岗石,并解决了合成岗石的渗污和强度不够的问题,集天然石材、合成岗石及陶瓷墙地砖优点于一身。金钻玉岗研发历时六年,在博德公司未成立之前即投入研发,其创新性和创新难度大大超过了“精工玉石”。

  多年来,仿天然石材一直是陶瓷行业的努力研发方向,近年来,加入造粒技术生产的颗粒砖即是追求仿天然花岗岩的效果,但是由于这种颗粒砖内的颗粒一般比较简单,呈平面单色状态,外观质感及立体效果方面不足,在高端装饰市场上仍然无法与天然石材形成竞争。博德的研发人员在刻苦钻研中国传统陶瓷的优秀制造工艺和世界建陶业的各种新工艺、新技术的基础上,创新地将多种规格的闪光晶体、低温料颗粒、低温透明熔块与陶瓷坯体一次成型烧制,从而实现了多晶体重叠交错的砖体效果。金钻玉岗产品中星罗棋布地分布着规格不等的三级颗粒,晶体璀璨如钻,立体感极强,装饰效果独特。砖体表面的晶体颗粒不仅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立体美感,而且由于这些抛光后的晶体颗粒与陶瓷砖体表面具有不同的摩擦系数,使砖体表面的防滑效果更加明显。

  金钻玉岗产品没有简单模仿一种石材,从外观纹理上说,如果把颗粒砖和花岗岩归为一类,渗花砖、微粉砖和大理石归为一类,金钻玉岗则是把两者揉合在一起,借鉴了大理石和花岗岩各自的优势。研发人员在总结陶瓷行业以往仿花岗岩和大理石的工艺特性的基础上,以造粒技术为突破口,揉合花岗岩和大理石的优点,创新研发出陶瓷行业的一种新技术——熔晶技术。该技术对天然陶瓷原材料进行特殊人工合成,产生过渡自然的晶状材料,这种晶状材料颜色丰富,具有玲珑的变化性,在阳光照耀下,能闪现晶钻的效果,使砖体颗粒的仿真度达到了95%以上,完全达到了天然石材的纹理特质和立体效果。目前,金钻玉岗产品外观及制造技术均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由于国内外的众多高档公共场所,不约而同地采用了高级的花岗岩作装饰材料,然而其装饰效果却无法与金钻玉岗相比,因此金钻玉岗的使用前景广阔。

  博德金钻玉岗的诞生,不仅代表了目前建陶业仿真技术的极限,实现了建陶产品可以在高档场所大规模替代天然石材的理想,对保护自然资源也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由于运用了大量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已经完全突破了现有建陶产品的疆域而自成体系,据有关专家及技术人员介绍,产品有望成为建陶业继抛光砖、仿古砖、瓷片、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精工玉石)之后的第五大类产品。

  正是凭着这种创新精神,短短的四年多时间,博德两次拓展了传统建陶业的疆域,不断做大做精建陶业市场蛋糕,不仅奠定了企业自身的行业领跑者地位,创新所带来的成果也使整个行业受益颇多。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