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武义门业又“受伤”

互联网 06-11-30  阅读数:

    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以《脆弱的防盗门》为题,对市场上不合格的防盗门进行了曝光,其中就涉及了永康、武义生产的“防盗门”。

    在节目中,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记者在暗访了广东的不合格防盗门生产情况后,对武义和永康的防盗门销售市场和厂家也进行了暗访,发现一些所谓的“防盗门”销售的价格非常低,在300元左右,而按照正常工艺进行生产,一樘合格的防盗门成本在600元以上。这些门之所以这么便宜是因为钢板厚度只有0.2~0.3毫米,即使喷上一层厚厚的漆,厚度也只有0.5毫米。按照规定,合格的防盗门,在两层钢板间要安装栅栏状的“钢衬”,可以提高防撬性,但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把“钢衬”也省略了,蜂窝纸被用来代替钢板和钢筋充当防盗门的填充物,生产出来的门体的坚固程度达不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永康人介入了防盗门行业,几年时间就涌现了“群升”、“步阳”、“王力”等一批行业内的**企业。此后,防盗门业虽然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洗礼”,但永康的防盗门企业顽强地生存了下来。通过10多年的发展,永康市已形成日产防盗门3万樘的规模,年产销量占国内市场七成的份额。

    2000年以来,永康的一些防盗门生产企业到武义桐琴、泉溪一带投资建厂,目前武义的门业企业也已经达到了50多家,年产值超亿元,成为武义工业的重点行业之一,出现了“春天”、“万嘉”、“福代”等一些规模较大的门业企业,使得武义与永康一道成为全国**大的防盗门生产基地。但在红火的行业背后,却是一个比较混乱的市场,门的名称五花八门,防护门、防撬门、安全门、钢板住宅门等都有,质量参差不齐,恶性竞争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导致这两年各地有关部门在对门的抽检中,我市企业屡屡“受伤”,这次央视的报道中又不例外。

    央视的报道在永康、武义引起了较大反响。武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昨天下午,该县经贸局、质监局的相关领导进行了专题研究,再次观看了央视报道的录像。永康市有关部门也对央视的报道当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当前,防盗门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武义县质监局的有关负责人说,"针对门业市场现状,我县已经于今年4月开始了门业专项整治,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分类管理制度,强化监督。"

    有关人士也指出,正如央视报道中所说的,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出版的国标产品名录门类产品中,只有防盗门的国家标准,现在市面上销售的所谓钢质门、装甲门、防护门、安全门等还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永康、武义生产的门大多数还不属于国家标准的防盗门,其实是钢质门、金属进户门,因此也很难以防盗门的标准来要求它们,但在这些产品在销售时应该严格标明是什么门,也就是要明示消费者。所以,今后如何界定各种类别的门,尽快制订相应的国家标准,规范门业市场是有关部门迫切的任务。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