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经联五大作用日益凸显
互联网 06-11-30 阅读数:
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日前举行了成立15周年纪念大会,并举办“回顾十五年,展望新历程”展览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徐匡迪题词寄语:励精图治,不断创新。上海市政协主席兼市工经联会长蒋以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王安顺、副市长胡延照、中国工经联高级副会长顾家麟出席纪念大会。
成立15年来,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注重发挥政府与企业、行业协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服务企业、规范行业、发展产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探索并形成了政府—联合会和行业协会—企业的新型工业行业管理模式。经过15年的探索和实践,如今上海市工经联的功能不断提升,五大作用日益凸显,即行业发展规划建议的引领作用、企业创名优品牌的推进作用、工业行业协会发展的促进作用、长三角经济技术合作的互动作用和行业自律管理的规范作用。
同时,上海市工经联还逐步实现了工作职能的三个转变,即从为国企服务为主转变为面向全社会各种经济成分的工业企业服务;从为政府提供一般的政策性、延伸性工作服务为主转变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提供前瞻性研究服务;从单一的组织交流活动职能转变为集市场、信息、创新、品牌、统计、标准和诚信体系建设为一体的多元化职能,凝聚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在自身素质和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上海市工经联在运作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依法办会、企业家办会、办会的理念,协会独立性显著增强,队伍结构也日趋优化。据了解,在上海市工经联近两年新成立的20家行业协会中,民营、合资、股份制、国有和其他企业分别占41%、17%、11%、21%和10%,且有7家行业协会的会长由民营企业家出任。多数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实现了老、中、青三结合,近几年新建的行业协会人员平均年龄为45岁,**年轻的仅34岁。
在纪念大会上,上海市工经联确立了今后发展的新目标: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把工经联建设成为独立公正、行为规范、运作有序、代表性强,具有国际交往话语权的,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国际惯例的,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发展需要的新型行业协会联合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