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亦忧退亦忧 国家电网公司能否摆脱“垄断原罪”
互联网 06-11-25 阅读数:
谈到五大发电集团及南方电网公司,人们都会用“新”字来形容,它们被看作改革的产物。但同样从原国家电力公司“裂变”而来的国家电网公司,却常常成为“垄断象征”,有人说:“国网公司从成立那天起,就背负着垄断原罪。”
究其根本,国家电网公司并非原国家电力公司的延续,它充其量只能算分家后留守老宅的“长子”。这位“长子”的无奈在于,既无法摆脱原来垄断体制的遗存,也不愿放弃“老大”的责任。看着发电集团的跑马圈地,看着南方电网公司作为区域宠儿欣欣向荣,它对创业充满信心。
发展特高压,建设坚强的国家电网——这番雄心被反对者称为“用全国一张网消解区域市场”。降薪,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做央企社会责任表率。这样的举措引来反方“做秀”的质疑。集约化经营,内部挖潜,年利润增幅达40%。反对声又起:利润过高,对发电企业和用户不公平。
反对的声音很有道理,但经不住推敲——国家电网公司如果不致力全国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如果不扛起央企社会责任大旗,如果把利润藏着掖着,是否就能摆脱诟病,人见人爱了吗?
回答是否定的。业内人士心知肚明,电力市场化改革一些具体任务,往往要由国家电网公司执行;如果协调不力,或出现大面积停电事故,它的责任首当其冲。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护航国家能源安全,它守土有责。
进亦忧,退亦忧,国家电网公司的“困境”反映出企业激励与引导机制的欠缺——一个好的机制应该奖勤罚懒,激励企业追求卓越,而不是无所作为。
“十一五”电力改革将给国家电网公司一个机会,使它摆脱“垄断原罪”,证明自我,实现自我。它的“放开两头,管住中间”的构想,已经显示了对一体化垄断的毫无留恋。下一步,就要看它能否获得有利的支持,能否专心电网主营业务,能否改善供电服务,能否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方面建功立业。
应该给它这个机会,一万多亿电网资产应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