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危机导致手机大王中科健由兴而衰
互联网 06-11-24 阅读数:
昔日“手机大王”中科健已经夕阳西下,行将就木。日前该公司发布出售资产公告称,出于经营需要,中科健欲转让合资公司深圳三星科健移动通讯技术有限公司20%的股权,在主营业务收入严重萎缩的情况下,此次股权资产转让可谓是在债务压力之下的无奈之举。
在沪深股市,深陷资本运作泥潭的实业公司中科健的名称前面,现在已经被加上了特别标志“S*ST”,这意味着这家上市颇早的高科技企业至今仍未股改,同时被警告随时可能退市,且已连续三年亏损被特别处理。由于中科健本年主营业务收入已严重萎缩,各项财务指标显示其财务状况已严重恶化,10月底发布的第三季度报让注册会计事务所做出了无法发表意见的结论。
11月初,在手机业务上连续溃败,并严重资不抵债的中科健,再次因信息披露违规被证监会罚款50万元,这但已不是中科健首次遭到证监会的处罚。2001年中科健因未及时披露6.3亿元贷款担保以及5000万元关联交易,遭到深交所的**次公开谴责。2002年再次因对外担保遭到深交所的第二次公开谴责。2004年,由于未及时披露手机业务出现的重大亏损及多项关联交易,受到证监会的公开谴责。2005年5月,则因未能按时披露年度报告和季报被深交所公开谴责。
由于持续巨额亏损,中科健几乎已经肯定将在今年底出现持续3年亏损,从而陷入被终止上市的命运。今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已经严重资不抵债,而其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已经由高峰时的数亿元萎缩至204万元,并仍然出现了157.29万元的亏损。实际上,中科健的财务问题由来已久。早在1995至1996年,中科健尚以医疗器械为主营业务时,就曾因经营不善等诸多原因而连续巨额亏损两年,到1996年时还有8000多万元银行贷款无力偿还。
在经营规模高速扩张时,中科健一直没有解决历史遗留的由经营不善引发的现金短缺问题。1999年,为了解决业务扩张急需的资金,中科健与当时已经存在财务问题的企业相互担保贷款,由此埋下更加危险的隐患。
中科健不仅与信用不良的企业建立互相担保关系,而且担保总额超出了安全警戒线。2001年中科健的担保总额达到7.66亿元,相当于净资产的3.8倍。中科健2005年上半年的担保总额达到近9亿元,相当于净资产的3.1倍。与此同时,巨额投资没有给公司带来预期收益,中科健的经营决策和投资决策的失误进一步加剧了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
从1998年做韩国三星手机代理开始,中科健手机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度坐上国产手机**品牌之位,但好景不长,由于转型迟缓、投入不足,中科健急转直下。其兴起衰落固然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国产手机在核心技术缺失、受制于人的问题,而中科健自身在资金实力欠佳、股东支持有限以及产业依托度上的先天不足,加之该公司长期以来存在的关联交易和高额担保风险导致其生存始终危机四伏。
本来已经连续两年亏损的中科健,如果2006年还不能实现盈利,将会被暂停上市。中科健在目前主营业务收入严重萎缩的情形下,投资收益已成为公司今年前三季重要的利润来源。任何一家处于这种情形下的上市公司,应该只有力保增加利润才是,更何况是稳定的利润来源,但现实中的中科健已经无力做到这一点,诉讼缠身,存在多项大额逾期借款、对外担保事项,**终使其不得不通过转让股权获取资金用来清偿公司银行债务,以促进公司债务重组工作顺利进行。
中科健一直在试图逃脱危局,然而已是亡羊补牢,积重难返,一旦退市,**终的结果就是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