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纺设计论坛日前举行

互联网 06-11-17  阅读数:

  11月4日上午9点,作为叠石桥杯·中国民族家纺设计大赛系列活动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中国家纺设计论坛在江苏省南通市叠石桥国际家纺城隆重举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家纺行业协会会长杨东辉、佛山南方印染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家纺设计师章国礽、上海民光国际有限公司高级工艺美术师顾泉、鲁迅美术学院染织服装系副主任、教授、硕士王庆珍分别在论坛上做了演讲。

     杨东辉会长**做了《中国家纺行业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的主题演讲。

     杨会长谈到,改革开放以来,家纺产业的设计确实一直在摸索之中。我们学习西方现代的设计理念,紧紧跟随欧化的风潮,使中国家纺融入世界大潮。但是我们某种程度上缺失了对自己民族风格的挖掘和创新。

     杨会长说,在国际家纺活动中,看到许多国家的家纺产品,印度的产品贯穿了鲜明的民族特色,韩国的家纺产品也保持着醒目的风格路线,更不用说欧洲对自身设计文化的总结和传播,而唯独中国家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非常薄弱,甚至连汉字应用于家纺设计,也是由西方设计师率先使用的。泱泱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和技艺宝藏没有很好地应用于现代家纺设计中,更没有形成一个鲜明的拥有中国底蕴的设计风格。杨东辉深刻意识到这样的缺失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杨会长指出,这次,由中国家纺协会主办的首届叠石桥杯·中国民族家用纺织品设计大赛在中国现代纺织发祥地南通举办,原因在于,南通是我国的家纺产业集聚地之一,其中南通的海门三星镇、通州川港镇、通州姜灶镇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命名的三个家纺特色产业名镇,同时南通拥有海门叠石桥、通州志浩两个地域相连的家纺产品专业市场。南通更拥有着悠久的纺织工业历史。早在1895年,张謇先生就筹建了大生纱厂,在随后的三十年时间里,为了实践他“父教育、母实业”的思想,张謇先生还创办了包括南通博物苑在内的一系列公共教育和文化事业,为南通赢得了“中国近代**城”的美名。而在南通也保留了很多包括沈绣、蓝印花布、土布等纺织传统艺术。在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文化的主题下,本届大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赛共收到参赛实物作品609幅、花样设计稿1318幅。其中,中国家纺行业的24家**骨干企业均参加了大赛,有15家中国名牌产品企业参加了此次大赛,南通有92家企业的363幅实物作品和350幅花样设计稿参加了大赛。

     杨会长认为,从首届叠石桥杯·中国民族家用纺织品设计大赛整个参赛作品看,有相当部分作品在应用中国文化元素方面取得成就。杨东辉强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些参赛作品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应用流于表面,很多作品应用了龙、凤图案,但是过于写实,生吞活剥,缺乏艺术再创造,同时也缺乏将民族文化元素与国际当今时尚文化结合的深刻表现力。而中国家纺设计的根本思潮正是应该以中华民族血脉溶入世界大潮中,让时尚设计的鲜花在中华五千年的沃土中盛开。杨会长说道,引用书法家刘炳森一句话说,“艺术没有民族性,就缺乏世界意义;没有时代性,就缺乏历史意义。”中国家纺设计的潮流,就应该是“世界潮流、固有血脉”的结合点。民族家纺设计大赛,实际上要培育的是中国家纺设计的思想潮流,揭示中国家纺文化的发展方向,继之形成中国家纺设计风格。相信首届中国民族家用纺织品设计大赛会成为行业设计发展的风向标。

     杨会长**后强调,家纺设计要与品牌、协同、创新、文化、危机等方面紧密结合起来。行业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名牌,并且是在质量、文化、诚信、价值观念上经过市场锤炼的真正的名牌。现代市场竞争已从产品竞争演变为品牌竞争,对于家用纺织品的品牌精神更要体现消费者的生活观念、态度和文化。        

     家纺文化就是要把居室文化与产品营销直接联系起来。每个企业都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家纺产业对于现代城市消费来讲更体现一种时尚产业。时尚文化的消费已经超越了产品的价值本身,因此,品牌与时尚文化为家纺产品创造了高附加值。

     佛山南方印染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家纺设计师章国礽在论坛上做了《从中国民族家用纺织品设计大赛看中国家纺设计发展方向》。

     章国礽认为,民族传统时尚化,外来文化本土化的设计才能体现当代中国家纺设计的民族精神。坚持远创才能使外国了解中国并使中国走向世界,真正宏扬本民族的文化。从本届设计大赛的实际情况来看,以市场细分为导向进行差异化设计是值得业界关注的。

      在谈到杨会长所提到的创新时,章国礽指出,实施品牌战略是中国家纺行业走向世界、深入发展的关键、设计创新是实施品牌战略的主要环节。

  章国礽**后指出,广泛的参与性与品牌企业的大力支持、参赛单位与主办单位的沟通与互动、设计的引导与设计水平的提高是本届设计师大赛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今后的大赛能以此为契机,在现有的基础上做的更好。

  上海民光国际有限公司高级工艺美术师顾泉以《家用纺织品民族传统题材的传承与发展》为题做了演讲。他认为,传承民族文化需要创新与提高,而传承家纺民族文化更需提升设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因此,提升设计人员综合能力的途径至关重要。他建议:由中国家纺协会领导搭建平台、健全产品开发、设计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

     他同时发出呼吁:家纺行业的企业家应组建强有力的设计团队,为设计人员创造良好的设计环境;其次,充分发挥中国家纺协会产品设计中心的功能,对于设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设计技术水平;第三、大专院校要加强对纺织美术设计专业学生中华文化民族传统艺术知识和手绘基本功的培养;第四、在职设计人员要加强自身设计能力的提高。

     鲁迅美术学院染织服装系副主任、教授、硕士王庆珍的演讲题目是《人性化设计在于家纺》。她的演讲从实例出发,以图文并茂的形势进行了重点阐述。受到了在座听众的普遍好评比。中国**纺织网记者在现场采访了部分听众,南通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染织设计专业曹丽萍认为,王庆珍教授的演讲比较切实实际,指出了企业和设计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彰显了民族文化与风格的实际内涵。并不是一种民族图案,而是一种民族的感觉,从王教授的演讲中,更感受到一种精神,找到了自己的感觉、风格与特点。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