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冰箱崛起之路:拿来主义到自主创新
互联网 06-11-10 阅读数:
自主创新,海信冰箱以实际行动正在有声有色得演绎着。
调查显示,消费者对普通冰箱储存蔬菜和水果保鲜满意度偏低,不满意度达到58.3%。
消费者的不满就是巨大的市场商机。据调查结果显示,保鲜功能已成为消费者选购冰箱时**为关注的要素。在未来一年预期购买冰箱的消费者中,有67.5%的消费者对保鲜冰箱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看到冰箱保鲜市场的庞大的需求,国内外冰箱品牌纷纷强力推进,一时间保鲜系列冰箱产品争奇斗艳,琳琅满目。
谁家的保鲜效果好?谁家的保鲜技术高?日前权威机构对各品牌冰箱进行了一番测评,给消费者一个明朗答案——根据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监测测试中心实验室检测,海信矢量变频冰箱获得“**优保鲜技术”鼎级大奖。
一般而言,技术好,保鲜性能自然就佳。让笔者更感欣慰的是,矢量变频技术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冰箱技术**次在一个重要核心应用领域达到全球市场**地位。”这是海信矢量变频冰箱获“2005年中国家电行业10大创新产品”时,专家给出的一致评语。
以市场换技术这曾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走的一段弯路,其带来的教训非常深刻。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说:“这些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的市场是让出来了,但先进技术并没有拿进来。如果说拿了一些技术,也是一些快要被淘汰的技术,或者说不是核心技术。”这一状况非但出现在汽车领域,其它行业概莫能外。比如,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几乎所有药物专利均为发达国家拥有;DVD行业,大批企业因交不起国际专利费而纷纷倒闭;汽车制造领域,真正的国产车仅占10%等。
由此来看,相比市场上众多的“拿来主义”冰箱保鲜技术,海信矢量变频冰箱确实是魅力四射。
众所周知,在世界制造业,技术创新才是产业革命的真正灵魂。以世界家电业中的冰箱为例,回顾整个世界冰箱产业史,从德国人制造出世界**台家用冰箱开始,几乎每一次产业变革推动者都是技术:从有氟到无氟,从单温到多温,从机械到温控,从定频到普通变频再到矢量变频。正是这些技术,推动冰箱进入大众家庭,进而使冰箱正在进行从一个家庭必备品到实用、时尚品的过渡。这次获奖的海信矢量变频冰箱正是由于采用了目前世界冰箱业**的矢量变频技术,实现了节能7成、保鲜3倍、静音一倍、延寿2倍的全能效果,也正由于屡屡借助世界**的变频技术,海信冰箱在诞生仅仅四年中,共推出41项冰箱专利技术和新品获得国际**鉴定,国际先进水平以上鉴定评价比例超过85%,在几乎完全饱和的市场,由一个冰箱新军昂首进入了中国市场前四强。
一个民族、一个产业进步的真正灵魂是什么?值得所有关注中国和中国产业命脉的人来思考。刚刚通过的“十一五”发展规划曾经13次提到了自主创新,并且指出,发展先进制造业关键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美国一项调查表明,90%的欧美日韩等世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早就把技术创新战略融入了企业战略,到今天,中国企业的发明专利只有这些国家企业的1/30。
自主创新不易。自主创新需要长期的积累,要走在世界前沿,需要有实实在在的“真家伙”。国外企业对关键技术的“珍惜”,海信冰箱的技术研发人员深有感触。在同世界变频技术鼻祖日本企业商谈冰箱变频新技术合作时,日本人说,120度的变频还可以考虑给中国人,180度的矢量变频技术决不可能。国外企业在核心技术上的“冰冷拒绝”更加坚定了海信冰箱自主创新的决心。3年多默默探索,世界**先进的180度矢量变频冰箱技术终于在海信被攻克。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目前海信的变频专利技术已占该领域国内外企业申请数量的60%。
技术创新是中国企业发展壮大的“钙源”。多年来,海信坚持将销售收入的5%以上投入到技术创新,力求在集成电路设计、矢量变频电控、新型电子显示等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数据显示,海信集团在2005年主持和参与了3项国际标准、53项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申请专利437项,申请并获准列入国家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计划项目38项。
一位科技专家说:“技术创新不是纯粹的科技概念,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学发现和发明,而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观。通过技术创新,把科学技术转变为产业竞争力,转变为整个国民经济的竞争力,是一项攸关全局的战略举措。”韩国家电企业创新实践证明,只有自主创新才能成就真正的强大。2003年,韩国研发投入中,75%由企业筹集,韩国前30强上市企业研发投入平均占其销售收入3.15%,对技术创新的重视使韩国迅速成为了世界**的家电生产大国。
中国怎样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这是中国整个制造业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包括相对成熟的冰箱业。而在冰箱领域众多企业的探索中,答案已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