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店 长三角一颗璀璨的明珠

互联网 06-11-06  阅读数:

水乡明珠,千年古镇——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素有浙北名镇、中国**小家电之乡的美誉,是一块蕴藏着巨大开发潜力的投资热土。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王店镇,历来就是一个经济重镇,明清两代以产纱布、绫绸、丝线等闻名,如今,王店经济更是稳步增长,已形成小家电、纺织和保温材料三大主导产业。    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浙江省卫生镇、浙江省旅游百强镇、浙江省教育强镇、嘉兴市文明镇、嘉兴市特色文化镇……2005年,该镇财政收入突破1亿元,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经过王店人的不懈努力,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的“新王店”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步入王店镇,整洁的村庄,林立的高楼、密集的厂房……无不阐释着王店日新月异的变化、展示着它的日益富强和发达。    一场轰轰烈烈的产业群“创新战”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这在王店的主导产业上得到了**好的诠释。“王店浴霸霸天下”,从1996年起步,短短几年时间,王店浴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而由王店人生产的保温材料泡沫玻璃,目前已占全国生产量的90%,销售占国内市场份额的50%以上。纺织业则是在延伸产业链,提高科技含量上引领秀洲纺织业的提档升级。台华特种纺织(嘉兴)有限公司被授予“全国**锦纶(尼龙)制造产品开发基地”的荣誉。    王店小家电起步于九十年代中期,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目前,已有小家电生产及配套企业100多家,其中规模企业30多家,产品已形成浴霸、取暖器、电扇、脱排油烟机、冷暖空调扇、干手机、消毒柜、煤气灶、家用美容仪、整体集成吊顶等十几个系列上百个品种。小家电业作为王店镇的新兴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近几年来,该镇党委、政府通过政策“扶”、**“带”、宣传“推”,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使其产业销售量以每年平均30%的速度递增。    从前两年“龙源”和“嘉民”被评为浙江省级**商标,到现在“奥华”被评为国家**产品和嘉兴市**商标,“宝兰”获得“浙江省**商标”和“浙江省**商号”称号,来斯奥电气、樱田卫厨被评为嘉兴市名牌产品,王店小家电已经走过了一条由粗放经营到集群式发展的品牌化建设之路,2005年1月,王店的小家电行业被列入嘉兴市四大商标品牌基地之一。今天,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的专家正对王店申报“中国浴霸之乡”进行评审,并正在争取浴霸国家标准的制定权利,同时通过举办王店·中国浴霸节,广迎海内外四方客商,加大招商力度,全面提升王店小家电行业的整体层次。    “自主创新是王店企业科技进步的原动力。”谈及产业的发展,王店的领导深有感触。近年来,王店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通过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对企业自主创新的科技奖励政策,进一步健全了科技管理网络队伍,进一步加大对科技方面的投入。目前王店镇企业已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依托高校来促进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和产品档次的提升。在加强与高校联合的同时,王店镇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引进人才,加大招才引智力度,牢固树立人才是**资源的观念,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到了突出位置。全镇2005年共引进了68名各类高级管理、技术专业人才,各企业在人才稳定工作中表现突出,通过对引进人才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工作中激励政策的实施,使人才稳定率达到80%以上,尤其是台华特种纺织(嘉兴)有限公司,把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使企业迈入快速发展的轨道,2005年该企业各经济指标均翻一番。    推进小家电产业的产学研合作,引进浙江大学嘉兴家电行业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红外及工业电热监督检验中心浙江工作站等落户王店,通过这些机构有效的指导,近年来,小家电行业获得各项专利认定共211项,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20多项;组织各级各类科技项目近百项;规模以上小家电企业中有90%以上建立了相应的科研开发机构,并有4家单位获得了市级以上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的称号,其中浙江嘉民塑胶有限公司的耐热阻燃高抗冲酚醛注塑产品已成功申报**的高新技术产品,成为国外**厂商的供货单位,今年又申报了浙江省热固性模塑料研究开发中心。王店镇从2003年开始连续三年被评为“嘉兴市先进科技乡镇”;    一场声势浩大的新农村“嘉年华”    农民有公园、村里有画廊,王店镇南梅村美丽的田园风光、丰富的文化生活让游人流连忘返。随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代命题的提出,一场声势浩大的新农村“嘉年华”在王店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得如火如荼。    近年来,王店镇投入2100多万元建成了以康庄工程为主的镇村公路30.6公里,投入1735万元对163座危桥进行了改造;投入468万元疏浚河道65公里,清理河道 44公里;投入350万元建造日压缩能力200吨的压缩中转房1座。目前全镇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干净整洁、绿树成荫的农村美景随处可见,全镇23个行政村中已创建省级示范村1个,市级重点整治村6个,一般整治村11个,今年该镇将力争实现村庄整治“全覆盖”。今年初王店镇被列为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浙江省文明素质工程“百镇千村”示范镇。不久前,王店镇还被嘉兴市确定为全市**一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题教育试点镇,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    作为一千年古镇, 王店镇具有自身独特而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内涵,如何发挥其特有的优势来促进王店经济的发展,成为王店人不断探寻的课题。王店镇古称梅里,有着上千年的种梅、赏梅、爱梅的历史,“梅文化”成为王店镇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于是,一个以重建梅里大力发展王店特色旅游经济为抓手,以江南水乡风情为依托,以名人文化游、宗教胜地游、“香雪海”赏梅游、古镇风貌游、现代农业观光游、现代工业观光游、主题公园游、休闲购物游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总体发展规划出台了。    坐落在王店镇建林村的圣莱特休闲农庄,设有观赏鱼区、园林花卉区、垂钓度假休闲区等,让游人在阡陌之间、绿水之滨,尽享垂钓、餐饮、娱乐、休闲之乐趣。同时,该镇还以省村庄整治示范村的建林村和南梅村为试点村,实施村庄道路、村民庭院植梅,力争在5年内形成“香雪梅里”特色村庄,全面推进试点村的“农家乐”旅游开发、特色水果种植。探索“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鼓励村民积极参与特种种植养殖,使示范村产生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占地40亩的建林梅园和占地20亩的南梅梅园已初具规模,由**人士朱荣林先生命名、沈觉人先生题字的梅溪广场已展示在市民的眼前,“梅文化”这一王店镇的特色文化正在逐步发扬光大。    经济发展了,精神文明也要搞上去,王店人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今年年初以来,王店镇加大投入,完善现有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镇里建起了文化活动中心、梅溪文化广场;各村和许多企业也积极建设各村的文化阵地,创建自己的文工团队。被誉为江南平原上的“乌兰牧骑”的王店镇业余文工团,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发动群众,拉近和群众的距离,弘扬主旋律,相继举办了“让法律为你护航”、“创文明城镇、做文明市民”和先进性教育系列文艺演出等50多场,通过小品、歌舞、三句半等形式,有效地向群众宣传了法律法规、公民道德和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同时,业余文工团还积极吸纳群众的参与,建林村和镇西村村民分别自编自演了《“三个代表”进农家》和《荡湖船》等节目,真正让群众在参与中学习了党的方针政策,鞭策了落后愚昧的思想,成为沟通群众思想的新载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场稳扎稳打的新王店“大和谐”    王店镇的领导说,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而“走下去”加强干群沟通是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明智策略。从2005年初开始,王店镇就推行了机关干部夜访制度,利用晚上值班时间深入农户,通过直接与村民对话,面对面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送到农户手中,特别是群众关心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土地整理、村庄整治等政策,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切实减少了因农民不了解政策而带来的征地拆迁难等问题。夜访制度推行以来,机关干部夜访农户近千人次,为党委、政府提供有价值意见46条,帮助群众办好事100多件,解决农户纠纷138起,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7%。    凤珍村以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为特色;国庆村以创建稳定村为特色;建林村以做好两劳人员帮教为特色;花鸟港村以夜间巡逻为特色;镇西村以完善五级调解制为特色……如今,王店镇各村(社区)的综治工作各具特色,百姓安全感明显提高。为了把矛盾纠纷尽量化解在基层,王店镇首建了一支由30多人组成的业余队伍,多渠道进行信息排摸。同时,聘请各村(社区)调解主任和在群众中具有较高威信的情况熟、素质好、善疏导的老党员、退下来的村(社区)干部担任村(社区)联动调解联络员,各生产小组、社区小组设立1名联动调解信息员,建立了一支由81人组成的调解联络员队伍,做到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公布排摸情况,掌握、互通信息,并通过交流提出处理问题的意见建议,并做到100%有回复。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近年来,王店镇坚持将调解工作向基层延伸。强化调解联络、指导和考核工作机制,优化“联排一访”、“联调一动”和“联防一治”工作方法,完善矛盾纠纷评估、法律援助和执行协作制度,并且镇与村签订了联动调解工作承包责任百分考核制。为了更好地化解矛盾纠纷,王店镇专门下派了60名调解工作指导员,对重点工程的矛盾进行评估,对征地拆迁、环保污染和欠薪等矛盾进行排查,分村联调,做到上下联动、左右联动,稳妥推进综治工作向下延伸。目前,王店镇23个行政村有20个行政村已建成了集综治办、接待室、调解室、警务室和流动人口服务站组成的“五位一体”的综治工作站,做到了每天安排干部在工作站值班,接待来访,调解纠纷,组织夜间巡逻值班。    如今在王店镇,村民们都以争创文明小康户为荣,从2004年开始,王店镇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整合学习型家庭、绿色家庭、文明家庭、宣传文化示范户评创于一体,开展文明小康户评创。通过群众推、群众评,并由群众投票选出自己的“明星”,再由镇党委、政府表彰,使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文明小康户评选活动已成为该镇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和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2004、2005年王店镇分别评选出了91户和101户镇文明小康户,通过这些典型家庭的影响带动周边家庭,达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2005年5月王店镇还成立了业余讲师团,由镇班子领导和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下村入户进行政策宣讲,宣讲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公民道德、计划生育、征地政策等,并针对各村的实际制订相应的宣讲内容,使群众对政策法规有更全面的了解,并结合普法工作,开展了“带法进万家,老少齐学法”活动,重点突出青少年群体,全力解决农村普法难点。目前讲师团已下村宣讲20多次,起到了教育群众的作用,如在今年的拆违工作中,通过宣传教育,许多群众纷纷自愿拆除违章搭建,社会面貌有了较大改善。这一串串丰硕的社会大和谐建设成果,也为王店赢得了“市级文明镇”、“省级平安家庭创建示范镇”的称号。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