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客商:四川商家很愚蠢?
互联网 06-11-01 阅读数:
成都装饰建材市场火爆,已经是名声在外,其火爆程度在整个全国市场也能够排出具体的名位来。日前,一批神秘外地客商慕名而来,他们悄然来到了成都,奔走于各大街小巷和大小专业市场,并对整个成都装饰建材行业的需求现状和投资环境做了详细的调查。本报记者作为**邀请对象,详细见证了这批外地客商对行业考察的全部过程。 记者随行考察团,感受到了神秘外地客商的准确判断力和洞察力。成都有多少新建楼盘,有多少专业市场,每个市场的基本属性,各大品牌的经营情况,代理商的大小实力等 等,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可以倒背如流,并如数家珍地告诉记者,并让记者对他们调查的一些基本数据进行确认。随团的一个客商代表告诉记者:“成都装饰建材行业火爆,是不争的 事实。据说某个市场搞活动可以达到十万以上的人次,老百姓强大的消费能力和购买能力,让我们对成都市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年初以来,我们已经一直在关注这个市场。所以,相对其他代表来说,我们更熟悉成都一些。” 在与客商的详细交流中,记者对其他几位客商代表进行了采访,他们的观点和看法很让人吃惊。 一位姓张的客商说:“我们是专门针对家居物流配送作投资的,我感觉目前成都装饰建材行业的繁荣是一个假象,需求力和购买力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跟国内其他二三流城市差不多吧!况且成都目前市场格局呈现出一极化趋势,不是百花齐放的多元竞争格局,这是很不正常的一种行业现状。” 一位姓陈的客商告诉记者:“我们是一家外资品牌,我们考察成都市场,目的是寻求优秀的大商家来做,但是进入成都各大小专业市场,通过对部分商家接触,感觉很失望。因为商家们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足,对市场的依赖很强,同时很多商家不懂品牌经营,缺乏应变力和对市场需求的反应力。” 在采访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客商代表直言不讳的对记者说,“成都市场我很熟,和某某市场的老总是哥们,我这次来成都属于公开的秘密行动,是对一个项目寻求合作对象, 所以没有惊动成都的朋友。说实话,现在要我来评价哪个地方的商家是**愚蠢的,我会毫不犹豫会投上四川商家一票!为什么呢?我感觉四川的大小商家特别迷信他人,一味盲目崇拜新观念和新模式,他们对自己一点都不自信。近一两年来,成都建材市场价格战打得欢,不是某些市场的错,而是商家们错了,是他们出钱捧红一些市场,**终让自己成为牺牲品,成为垫脚石,到头来租金疯涨,使自己陷入举步维艰的苦难境地。这次来成都,我的其他商家朋友对我这样说,‘现在经营好恼火啊,我们好愚蠢,把扶别人上路后,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反而成了菜板上的肉被别人任意宰割’……。他们的说法真的让我吃惊和感触,我觉得四川的商家们应该好好反思。所以,我说出这样的话,不是有意贬低四川商家,而是提出善意的批评,让他们警醒。”
“随便讲点话 得罪也无过” 四川商家不会做生意 说不会做,不是**的!观点片面,但求客观。 为什么呢?传统的生意场里,开个店就是生意,找个人就叫战略结盟,上个产品就叫升级换代。一味的盲目和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是行不通的。 四川在西部的地位那是没得说的。又是中心,又是重镇,成都的辐射影响力让其他的西部同级别城市望洋兴叹。在这里做生意,就像上了安全套一样,管他呢! “我就不信发不了财!”这是很多四川商家的心声。当然,这也是很多沿海城市企业家对四川商家的看法。 错!错!错!为什么品牌在四川走得好的不是很多呢?为什么塑造品牌和利润在四川不是很理想呢! 两个字:无道。 得道得天下,商道如人道。这是境界问题。佛祖几千年前就看得清楚了!我们应该是后生可畏!其实不然,客观的说,好多的商家都还处于低头走路,遇到坑再填土的局面。 所以我们看到的局面是:品牌来了、笑了、哭了、走了;或者,做了、赚了、亏了、惨了。 建材装饰行业如今的是:90%的亏本,这在四川尤其表现得明显。很多的人都在天天找项目,找到项目还要边喝茶边说。这是成都人的庸懒情节,与生意关系不大,随便说一下。当然,再归纳一下: 四川人目光不够长,有火箭也开不上天; 商家掌控能力不够,网络渠道何以成事; 品牌运营能力加强,两年树牌三年发财; 守着成都喊赚大钱,不如周遍去挖金矿。 特别要说的哈,自己在成都做什么促销,弄得大家都难受。你发财,也得给下边的吃饭。利益不均衡,洗白的时候还在瞌睡! 还有就是,天天搞活动,有个屁用! 关键是,你搞活动,你商家都得跟上,死也要上的样子,兄弟,别跟钱过不去啊!不如把这些钱拿来整一下公司的积极性,把员工犒劳一下,都比天天往那里面投钱好得多! 你说是不?信则灵,不信拉倒。自己揣摩去吧!
四川商家愚蠢的**证据 **大证据:花自己钱 帮别人办事 愚蠢指数 10 愚蠢证据描述:“花自己的钱,帮别人办事”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由于价值取向存在问题,商家们花钱的出发点是想猛赚一把,虽然帮别人办成了大事,反而让自己成为牺牲者、垫脚石!自己的利益点几乎为零。 第二大证据:轻信促销活动 盲目加大投入 愚蠢指数 9.5 愚蠢证据描述:参与促销活动是从事品牌经营的一种手段,恰当的促销利于品牌和口碑传播。但是目前的商家把促销活动作为一种依赖,对相关活动不做判断,为促销而促销,有时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轻信别人举办的活动,盲目加大投入,**终结果是亏多赢少。 第三大证据:过分崇拜别人 过于低估自己 愚蠢指数 9 愚蠢证据描述:目前在整个成都装饰建材行业已经刮起了一股个人崇拜之风,商家们表现的自信力很弱。据说商家的自信力弱到什么程度:一个市场的部门经理出面,都得俯头哈腰,不敢得罪。这真的是奇怪了,有什么神气的呀,按理说商家才是市场的“衣食父母”,有什么理由低三下四的。 第四大证据:不听意见 只相信自己判断 愚蠢指数 8.5 愚蠢证据描述:不听意见,刚愎自用,是目前行业老板常犯的通病,在一般情况下,员工没有发言权,老板个人自己说了算。所以,目前行业商家普遍做不大做不强,很大程度上是老板们观念障碍所致。 第五大证据:过于安于现状 进取心差 愚蠢指数 8 愚蠢证据描述:一旦出现经营状况良好的局面,商家会只考虑眼前利益,对未来缺乏关注和系统考虑,一般是走到哪座山就唱哪首歌。一旦遇到什么问题,往往措手不及,没有应变力。 第六大证据:缺乏判断 盲目扩大规模 愚蠢指数 8 愚蠢证据描述:现在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商家们对市场区域的发展和需求缺乏判断,盲目跟风,几乎每个市场都建品牌分店,由于行情不好,资金实力所限,**终导致企业经营亏损严重,完全陷入被动。 第七大证据:过分相信新观念新模式 愚蠢指 7.5 愚蠢证据描述:企业要发展,观念要更新,要加强对先进经验和模式的学习。但是商家们在学习过程中是全盘复制,完全按别人的框框操作,不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不进行选择性的吸收。由此,使行业趋于一种同化现象,企业的比较优势不明显,毫无个性色彩。 第八大证据:各自为阵 相互诋毁 愚蠢指数 9 愚蠢证据描述:各自为阵,相互诋毁,是目前行业的一大通病,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商家的竞争不是在服务上、水平上,而是相互揭短,宁肯让生意泡汤,也不会缓和矛盾,去成全别人。一门心思挖出别人的缺点,让消费者知晓,自己才大感快意。 第九大证据:只图销售 不注重服务 愚蠢指数 7 愚蠢证据描述:为了打动消费者,很多商家不切实际夸大产品特性,盲目给消费者作出承诺,一旦交易成交,服务跟不上,承诺也无法给消费者兑现。 第**证据:促销起哄 参与价格战 愚蠢指数 9 愚蠢证据描述:为了实现和扩大品牌对市场的占有率,目前不少商家参与市场整体促销,起哄进行低价倾销,大打价格战,**终得不偿失,完全有一种被利用了。 相关新闻 厂家搞低价促销 一套门卖700元 经销商毛了 不打款了 近日,记者从一木门厂获悉:原本是针对促销搞优惠大酬宾,结果却变成了一场闹剧。厂家和经销商利益纷争上演了一场口水大战。 据了解,为促销,该品牌在成都为配合某大型建材市场的联动促销活动。将价格调整到700多元/套。没有想到是:一位经销商的客户正好买了一套该产品,其购买的价格比促销价高出700元。该客户到百度上查看相关的信息,结果大吃一惊:也,你价格竟然这么低呢!便要求经销商全款退货。 消费者要求退货,这下经销商毛了:你厂家把价格整这么低,还把信息放到网络上,这不是明摆着不让我们生意好做吗?那还了得,不打款了,你自己一个人把生意做完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