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邵武林业加工:借鸡生蛋增加农民收入
互联网 06-10-30 阅读数:
一份煎带鱼、一份西红柿蛋汤,梅艳芳和他11位工友的午餐就这么简单。
记者面前的梅艳芳是江西九江来的农民工,而不是那位**的港星。10月8日中午,他在工地上同记者聊起自己的工作:“我们从9月15日进驻这个工地以来,就天天在这个车间里吃饭,为了赶工期,国庆长假也没歇。”
梅艳芳所说的工地就是坐落于邵武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福建王斌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的组装车间。提及王斌公司,在闽北可谓妇孺皆知。它是国内相框行业**老大浙江王斌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在国内**的子公司,主要生产各类木制框条、金银箔装饰线条、相框、细工木板、刨花板、白乳胶等木材深加工产品。公司2004年10月份投产,当年产值就达4000万元,2005年产值达2.1亿元,如今已经成为邵武市**大的民营企业和外贸出口企业。
浙江客商坦言,公司之所以**终选择邵武,不仅因为这里每年有充足的木材原料来源,更重要的是软环境。从征地到开工建厂,邵武方面对王斌公司提供了“保姆式”的服务。2月20日签合同,两天内工商执照、木材加工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等9本证照已递到客商手中,**快的时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1天就为他们办成了6项手续,3月19日企业厂房动工,6月份公司就生产出**批半成品。10月底,公司建设开工仅半年多,一期工程占地12.6万平方米的33座厂房就全部竣工,创造了当年签约、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当年销售的奇迹。
王斌公司落户的第二年就遇到水土不服的困难。原来邵武是木材的产区,木材的供应有一定的季节性,遇到雨季林农是不上山采伐的。由于不了解这种情况,正当公司由于在雨季来临前没有储备足够的原料,面临无米下锅的尴尬境地时,当地林业部门及时调集国有林场和采育场的木材3000多立方米,帮助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今年,在市林业局的帮助下,公司建立了合理的原材料库存量,安全度过了雨季。
邵武市林业局局长龚建群告诉记者,在王斌公司落户邵武前,邵武是木材的输出地,而王斌公司落户后,1年就要消耗杉原木20万立方米,使邵武成为木材的输入地,其形成的“洼地效应”正使周边5个县市的木材往这里流动。
木材加工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也给当地的林业发展带来观念上的革命。据介绍,公司投产至今平均拉动当地间伐材价格上涨150元/立方米,至少使当地农民每人每年增收100元。而且作为一家资源消耗型企业,王斌公司很注重资源的综合利用,一根杉木加工成相框后,树皮等下脚料用于制作细木工板,新的下脚料又用于制造刨花板,**后剩下的锯末、较小的不能利用的树皮返回热能中心,产生的蒸汽用于木材的干燥,这样木头的综合利用率达100%。通过综合利用,杉木价值增长了3倍。
龚建群认为:“王斌公司是邵武林产加工业‘借鸡生蛋’求发展的一个缩影。可以说,引进一家王斌公司,我们创造了一个品牌,解决了林产加工业的市场,同时提高了木材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木材的综合利用率、产品档次、木材的效益。”
相关链接:
“十五”期间,全省已拥有规模以上林业工业企业1178家,其中人造板加工企业211家、造纸企业385家。福人木业有限公司、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20多家大、中型林业工业骨干企业脱颖而出,创立了“福人”、“蓝豹”、“万家利”、“涌泉”、“青山”等20多个**品牌,全省林产加工产品达200多种。到“十五”末,我省林产业总产值达920亿元,同比增长11.5%。
“十一五”期间,我省林产工业将加快发展速生丰产林,建设一批原材料基地,鼓励省内造纸企业联合,支持发展低定量新闻纸、高档包装纸、特种纸、定向结构刨花板及木竹材深度加工等产品;重点推进临港大型林浆纸项目,建设南纸、青纸、邵武中竹等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和永安林业、大亚木业、福人木业等资源综合利用的一批木竹加工骨干项目,建成全国主要的林产加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