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半球南美伐木
互联网 06-10-30 阅读数:
“刚伐倒的原木,因为质地太坚硬,扔进水里‘咕咚’一声就沉底儿。”日前,记者通过卫星电话,越洋采访了跨越半个地球到南美洲伐木的哈市五常林业工人。他们在圭亚那年采20万立方米红木、紫檀、花梨等珍贵木材。
据悉,去年8月14日,五常市林业局与香港加林集团合作取得南美圭亚那40万公顷原始森林的采伐及加工权,合作期限20年,年采伐量20万立方米。**船6000立方米由五常人采伐、加工的南美木材,经过40天航程,今年6月中旬抵达我国口岸,上岸后即被抢购一空。记者了解到,这些木材大部分为红木、樟木、钻石红檀、金檀、紫檀、花梨等国内罕见的珍贵木材。这些木材我国以往均从东南亚高价进口,而东南亚目前已禁止这些珍贵木材出口,作为国内**跨越半个地球、伐木南美的企业,五常市林业局创办的开发有限公司被业内誉为“挖到了一座金矿”。
据介绍,圭亚那木材采伐的收费标准很低,仅为生产和出口成本的1%~2%,目前木材采伐收入还不到100万美元。由五常市林业局、林业工人集资4000万元组建的五常市南美木业开发有限公司,为“对付”南美原始森林中超常坚硬的珍贵树木,从牡丹江林业机械厂定制了特殊的伐木工具,从德国进口了钻石级油锯和带锯,并从国内运去6台运材车,在伐木现场至港口间披荆斩棘铺设了5公里道路。哈尔滨市林业工人的杰出表现赢得了当地人的一致赞扬。他们称赞来自“天边哈尔滨”的中国人勤劳朴实,有钱不乱花。据悉,采伐现场有哈尔滨市林业工人近百名,他们每月计件工资收入4000元至2万元人民币不等。刨去每天40元生活费,余钱他们均打入国内账户积蓄起来。由于交通与通讯困难,工人在采伐现场只能偶尔通过卫星电话与国内家中联系。远在南半球采伐现场的五常林业工人在卫星电话中对记者说:“想到我们采下的木材像金子般珍贵,再苦再累我们也愿意承租。”
圭亚那合作共和国位于南美洲东北部赤道附近,濒临大西洋,面积21.5万平方公里,与吉林省面积相当,为世界上森林覆盖率**高的国家(达94.4%),总人口85万,印度人占51%,黑人占30%,其余为混血人种及白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