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飞投6.62亿建厂 中原家电业基地崛起
互联网 06-10-29 阅读数:
10月20日,新飞隆重举行新建年产200万台冰箱生产线开工奠基仪式。新飞一期投放6.62亿元,预计整个工程总投资将近20亿元。项目竣工后,新飞冰箱产能将达600万台,跻身于世界冰箱制造巨头行列。
新飞通过产能扩张和资源整合,体现出集中大宗采购的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有助于持续、快速推动冰箱主营业务的发展,同时将促进周边的配套厂家发展壮大,从而促进整个中原家电产业链逐步强健,促进中原家电产业基地的崛起和成长,形成家电企业与产业基地相得益彰良性发展的“森林生态效应”。伴随着外商投资逐步由沿海向中西部转移,项目、技术及人才等向中西部逐渐集中,中部崛起迎来历史性的机遇。
中原家电产业基地崛起
国内几大冰箱巨头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胶东半岛中国三大**家电产业基地,产业的集群效应十分显著,产业链发育完善,区域内的家电企业与产业基地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呈现出得天独厚的健康、良性的“森林生态效应”。
而新飞看似独特却并非独木支春。早在十年前伴随新飞的崛起,新乡市及周边区域也相应崛起了一些家电配套厂家,如生产为冰箱、空调等配套的制冷管路的金龙精密铜管集团,已经成为世界行业**老大。而为冰箱、空调配套生产蒸发器、冷凝器的河南科隆电器公司,今天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大的两器制造厂家。
此外,还有几十家规模正在逐步扩大,快速发展的家电配套企业群茁壮成长,一个中原家电产业基地雏形已露出端倪。新飞扩建年产200万台冰箱生产线有力地推动家电企业与产业基地相得益彰良性发展的“森林生态效应”在中原蔓延。
跻身世界冰箱制造业巨头
目前全球家电产业正在加速向中国转移,这为中国家电企业走向世界,获得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具有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及运营成本、强大而健全的整体产业配套能力、不断上升的技术与产品研发水平和巨大的市场空间与发展潜力等,在此次家电产业转移过程中具有相对乃至**的比较优势。而在产业转移中,产业的集群效应、规模效应等产业链综合优势,将成为主导家电企业纵深发展及持续提高赢利能力的关键。
新飞在产品供不应求的热销中扩大产能,正逢其时。伴随明年5月新飞新建200万台中高档冰箱生产线的建成开工,届时新飞将达到600万台的产能,实现超百亿元的工业总产值,一举跻身世界冰箱制造业巨头之列,这必将为提升新飞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力,特别是提升新飞在高端市场的产品竞争力,从而强力提升新飞品牌价值,把新飞做大做强,奠定坚实而雄厚的基础。
再造“新飞”改写“冰局”
近三年来,新飞公司抓住家电行业调整的机遇,克服了原材料涨价、同行业竞争对手增加等种种不利因素,大打节能环保品牌,促进了企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度提升,新飞经营业绩不断攀升、连连刷新历史新纪录,新飞已步入高效发展黄金期。今年前三季度,新飞冰箱(柜)产销量同比增长10.35%,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再创历史新高,但企业的产能不足严重制约着新飞进一步发展。
新飞公司总经理李根分析今年公司的销售形势时指出:“如果不是企业的产能制约,今年前三季度的产销量会更高。近几年来,新飞产销供不应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每年旺季因产能供不上,而影响的销量至少要占到新飞全年总销量30%,再加上我们每年的出口量也在快速增长,扩大产能已成为新飞必须解决的当务之急!”他很自信的告诉记者:“这条年产200万台的冰箱生产线建成后,可以缓解新飞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燃眉之急,每年可为企业新增30亿元的销售收入,新增员工5200人,基本等于再造了一个新飞,今年新飞全年的销售收入预计将达到40亿元。”
目前冰箱行业的资源整合已经基本完成,冰箱业新的格局正在形成,未来竞争的焦点将体现在产能扩充、产品线多元化扩张等方面。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表示,冰箱行业原有的格局已被打破,当前正面临转型期,冰箱巨头之间必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国产冰箱品牌也在加速跑马圈地,几大巨头纷纷扩充产能。黑色家电企业兼容冰箱等白色家电企业、进入市场相对稳定的冰箱行业分一杯羹,成为行业格局竞争的新特点,使得原本沉稳的“四大冰山”(即原冰箱行业四大家族),分崩离析。冰箱行业进入新一轮的规模较力。随着新飞新生产线的投入,冰箱格局将有一轮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