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理事长陈燕生
互联网 06-10-27 阅读数:
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理事长陈燕生是“灯博会”的创始人之一,他参加过历届的灯博会,见证了古镇灯饰业的发展,也见证了灯博会办展水平提高的历程。未来古镇的灯饰产业如何借助灯博会实现提升和发展,今后灯博会的办展趋势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陈燕生作了一次深入的采访。 记者:你对本届“灯博会”有什么印象,与上届相比有什么新的亮点、新感受?本届“灯博会”展出的灯饰,在设计、款式、质量方面,有否突破? 陈:总的感觉,经过一年灯都人的努力,灯饰产业规模比以前大了,质量也有所提高。从布展情况来看,今年把二楼原来很多隔墙拆掉了搞成品牌展馆,我觉得这样可能效果更好一点。 至于产品款式设计,给我的总体感觉是,现在已经有一部分企业开始重视产品设计,企业有一批自己的设计师,专门做新产品的设计开发,我觉得这应该是一种趋势,应该朝着这个方向走。 记者:与上届相比,你觉得本届“灯博会”在办展中,有哪些方面已经改进? 陈:应该说,改变的地方很多。给我印象**深的,古镇有部分企业的意识在转变,就是观念在转变。现在不能老抱着传统的观念了,因为都在发展,国际的行业在发展,国内的行业在发展,我觉得观念的改变是非常重要的,比较突出的像欧普灯饰,它已经不是单纯考虑产品本身,而是考虑到照明的效果、给人的感受,我觉得这种转变是值得提倡的。 记者:有人说现在网络及资讯发达,可以通过网上做买卖,不一定要办展、参展,你认为会展经济还有生命力吗? 陈:会展经济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是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的。在国际上,比如说会展经济**发达的德国,世界上**大的专业性博览会有一半是在德国举办,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几个,而且还是世界性的。互联网再发达,也代替不了人与人之间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我认为,会展经济至少目前是不会被取代的。 记者:你认为在这样的国际流行的背景下,古镇的灯饰行业应该往哪个方向走? 陈:我觉得古镇的灯饰产业,虽然现在规模比较大了,但质量问题还是要常抓不懈。我觉得古镇企业的数量很多,但是质量水平参差不齐,我的意见是要全面提升我们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有些企业目前的质量水平是不错了,但还有一些小企业还处在原始积累阶段中。我觉得这些企业更应重视产品质量,以质量求生存,这样企业发展才会比较长远。 记者:本届灯博会**流行、重复频率**高的词语就是“品牌”两字,你对品牌的打造有何看法? 陈:我们将来肯定要发展自己的品牌,我们希望古镇电光源、灯具有更多的自主品牌涌现出来,被广大消费者认知。实施品牌战略,中山市也在向这个方向努力。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像“欧普”、“华艺”这样的企业,能够获得中国名牌。 记者:古镇成为中国灯饰之都已经有几年了,对未来的发展,是否可以定位在国际灯都上,你认为离国际灯都的目标有多远? 陈:我认为离这个目标还比较远。目前世界先进水平的灯饰产品,还是以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为代表,他们的水平是国际**的。我们应该说还是在中低档的层次。所以,要让古镇“中国灯都”真正走向世界,任重而道远,仍需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