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研究中心 获发改委授牌
互联网 06-10-27 阅读数:
10月12日,国家发改委在深圳第八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开幕式上举行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授牌仪式,共为全国23个工程研究中心授牌。 本次得到国家发改委正式授牌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只有23个,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中心作为钢铁行业工程研究中心的代表,喜获这一殊荣。该中心副董事长、钢铁研究总院副院长田志凌博士参加了授牌仪式。 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由钢铁研究总院、宝钢、鞍钢、武钢、首钢、太钢、江苏沙钢、东北特钢、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大学、攀钢和新冶高科技集团等国内13家研究院、企业和大学组成。自2004年成立以来,该中心重点建设钢铁材料精细结构分析、钢铁材料性能表征和评价研究、钢铁材料环境适应性研究、高洁净与特种冶金、组织性能预报与仿真、先进热处理、材料应用研究实验室,以及冶炼、连铸、轧制、锻造等验证试验线,先后在上海大学建立了“南方实验基地”,在攀钢建立了“特殊钢中试基地”,在河北冶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工模具钢研究中心”,在东北大学建立了“轧制技术研究基地”。该中心在新一代钢铁材料的理论研究和工艺开发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发工作,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 该中心通过开展对钢铁材料的重大基础研究、钢铁材料共性和前沿技术研发和与钢铁企业合作进行技术研发和推广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不断推动我国钢铁企业的技术进步。 国家科技部2004年批准了新一期973项目——“提高钢铁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冶金学基础研究”,该中心股东单位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承担了该项目中的“工业大气环境下铁素体/珠光体型耐候钢合金化与组织控制理论研究”、“资源节约型不锈钢研究”、“长疲劳寿命机械制造用高强度钢的研究”、“高强韧耐沿海大气腐蚀超细复合组织钢的研究”、“钢的高洁净度和活性元素合金化的化学冶金”、“钢铁材料凝固组织的均质化的基础研究”、“利用铸轧技术生产细晶均质不锈钢和高磷、铜耐候钢薄带的基础研究”等课题的研究,为先进钢铁材料的研制提供了有力支撑。 2005年该中心利用在研发和信息方面的优势,重点发展钢铁材料共性和前沿技术,对“先进钢铁材料数据库”、“钢铁材料金相图谱与数据库”、“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理论与相关技术开发”、“高强度管线钢X100的基础技术研发”、“汽车用微合金化钢板应用研究”、“新型低碳低硅相变诱发塑性钢钢板的研制”、“先进模具钢表面处理技术”、“金属气体雾化研究装备研制”、“冶金过程炉气高效制氢技术研究”等9个项目进行了研究和开发,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对推动钢铁行业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6年以来,该中心积极在国内各钢铁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技术推广工作,先后在宝钢、鞍钢、攀钢、武钢、江苏天工等企业开展了“高强度耐火建筑用钢技术研发”等8项技术研发项目,和高强度钢筋技术推广等4项技术推广项目,有效地推进了钢铁企业的技术进步,为促进我国先进钢铁材料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