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英寸大屏幕平板 彩电市场的新亮点?
互联网 06-10-25 阅读数:
十几年前,14英寸的彩电是中国家庭添置彩电时的主流机型。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上销售的主流彩电尺寸不断扩大,17英寸、21英寸、25英寸、29英寸、34英寸的CRT电视相继出现,随后,CRT背投电视的出现也让电视机尺寸向40英寸发展。从历史来看,主流电视机尺寸正在向大屏幕缓慢过渡。那么,50英寸及以上尺寸电视机,是否会成为未来市场的增长点?
大屏幕的市场前景
2006年,在北美市场50英寸及以上电视销量占总体彩电市场的10%,iSuppli公司预测,这一份额到2010年将达到17%。根据赛诺公司的估算,在中国市场上,2005年50英寸以上的电视销量为22万台,占总体彩电市场仅为0.5%~0.6%,明显低于北美市场的现状。
从技术角度来看,目前能做到50英寸的大屏幕电视机产品,主要有CRT背投电视、微显背投电视、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几种。
而等离子和液晶电视由于具备了平板优势,近几年销量突飞猛进地增长,抢占了部分中小屏幕彩电的市场份额。随着技术进步,等离子电视克服了高清屏障,液晶电视也能够逐渐做大。已经成为开拓大屏幕市场的生力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和中国电子商会不久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平板电视消费转向大屏幕的趋势更加明显,目前40英寸以上液晶和等离子电视销量份额已占平板电视整体市场的35%。
据赛诺市场研究公司数据统计,等离子电视市场1~8月份零售量为38.8万台,同比增加26.2%。相比而言,40英寸及以上液晶电视市场规模增长强劲,大屏幕液晶电视市场2006年1~8月份零售量为42.3万台,同比增长2213.5%。
不少电视机厂商也纷纷推出其大屏幕平板电视。索尼有关人士在今年8月1日举行的电视新品发布会上表示,不管在中国市场,还是全球电视市场的产品线方面,2005年的时候,索尼液晶电视的尺寸在40英寸之内, 而其40~70英寸则是背投产品。今年索尼决定要扩大液晶电视市场,在市场推出50英寸液晶电视。而在40~50英寸的产品市场,索尼也会提供大屏幕的背投电视。
不过,据某彩电厂家市场部负责人介绍,目前市场上50英寸以上的电视机产品还比较少,但是彩电市场这种大屏幕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在北京市场,将近一半的平板电视销量为40英寸及以上产品,市场增长非常快。
“观看距离和屏幕尺寸有很大关系。”信息产业部第三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全恩告诉记者,随着人们居住环境的扩大,对大屏幕电视也会有一定需求,而且在高清电视节目开播以后,电视机大屏幕化将更加明显,有研究称,建议观看SDTV或普通电视时,在家庭环境条件下,观看距离为屏幕尺寸的5~6倍。观看HDTV电视时,在家庭环境条件下,观看距离为屏幕尺寸的2.5~3倍。
“谁不想在客厅摆放一台大电视?而决定大屏幕电视市场发展的主因**终还是价格因素,目前50英寸的产品卖得不好还是因为价格过高,国内品牌都在两万元左右,国外品牌则更贵。” TCL某彩电销售人员说,不久前,TCL将其47英寸液晶电视由原来的16999元降为现在的14999元,销售一下子就火起来了。可见大屏幕电视市场极具潜力。据他分析:“根据经验,在中国一级市场,如果要大屏幕液晶电视市场大规模启动,售价必须降到9000元以下,大屏幕等离子电视则需要更低。”
液晶面板工厂向大屏幕化发展
微显背投电视、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三种电视机产品中,微显背投和等离子电视产品线主要集中在42英寸以上的大屏幕领域,而液晶电视尺寸规格相对较多,从14英寸到60英寸甚至更大尺寸的产品应有尽有。
有专家分析,大尺寸液晶电视目前的成本仍然很高,主要原因是液晶面板工厂生产的玻璃基底比较小,切割大尺寸平板电视成本较高。不过这种状况随着液晶面板八代线的投产,将得以解决。
夏普2005年1月宣布投资14.5亿美元建设第八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后,三星索尼、LG.Philps LCD(LPL)相继宣布了各自的液晶面板八代线计划,其中三星还宣称要建第九代线,并计划2009年投产。同时,LPL的TFT LCD八代线规格曝光。
夏普第八代液晶面板的工厂计划2006年10月开工,生产能力为月产量约1.5万片。另外,夏普还将在2007年内引进二期生产线,将生产能力提高至月产量3万片。三星索尼生产线预计在2007年秋天投产,月产量约5万片。
据了解,这几家的液晶面板八代生产线,产品主要集中在45英寸、50英寸等大屏幕液晶电视上。夏普的标准2160mm×2400mm,可以切割出8块8片45英寸的面板,或6片52英寸的面板,而LPL和三星索尼提出的官方规格却是2200×2500mm,可分别切割18片32英寸、8片47英寸与6片的55英寸面板。其成本比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要小得多。
因此可以看到,用夏普八代线生产的大屏幕液晶电视主要尺寸将在45英寸和52英寸,而用LPL和三星索尼生产的大屏幕电视尺寸将在47英寸与55英寸。投产后将极大降低大屏幕液晶电视的成本。
高清等离子电视呼之欲出
近年来等离子电视为了应对液晶电视在大屏幕尺寸上的挑战,提高等离子电视机屏幕尺寸上的动作从来就没有停止过。2003年10月,LG推出了76英寸等离子屏,三个月以后,三星公司展出了80英寸的等离子电视,到2004年12月,三星公司又展出了102英寸的PDP面板,2005年2月三星又推出了102英寸的等离子电视样机,物理分辨率1920×1080。
有专家称,就等离子电视本身而言,大屏幕化已经可以实现,问题在于其分辨率以及产业链的成熟度不如液晶。
目前,大部分彩电厂商都选择布局液晶电视产品生产线,而在等离子上则投入力度不足,以至于让人感觉到在中国市场的等离子电视越来越少。不过这种现象有可能得到改观,9月20日,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等离子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长虹成为该委员会**届主任单位,而松下、日立、LG、三星SDI、厦华电子、三利亚、彩虹集团共7家国内外等离子企业成为副主任单位。
据称,该委员会的成立,有助于让等离子阵营内部技术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引导等离子电视产业朝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
等离子专业委员会的有关人员表示,由于做液晶面板的企业远多于做等离子面板的企业,今年上半年,液晶面板出现严重的库存积压,过剩的面板资源大幅降低了整机的价格。而全球成规模的等离子面板工厂只有5家,稀缺的面板资源是限制等离子电视销售的瓶颈。
不过该人士对等离子行业的未来比较乐观,据称,自今年以来,三星SDI、LG等等离子面板厂商纷纷宣布将扩充等离子面板的产能,而这些生产线一旦量产,无疑将大大改变面板稀缺的现状。8月份,长虹和彩虹合资的等离子面板工厂也正式开工,未来势必缓解等离子面板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自2006年起,等离子电视厂商逐步加大了50英寸等离子电视市场投入,价格也呈现明显下滑趋势。
随着美国、日本、韩国、中国以及西欧国家数字电视的研究和播出,为适应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的需要,等离子电视在清晰度上也有所改善。不少公司都推出42英寸 16∶9的等离子体电视机,其中有像素为 1024 × 1024,1280 ×720及50英寸55英寸物理分辨力为1366×768,16∶9的等离子体电视机。
同时,**近富士通日立公司宣布推出新款等离子电视,型号分别为50/60英寸高清等离子电视和50/60英寸HD Ready (分辨率为1280×1080) 等离子电视。预计这些新品的上市日期为2007年3月。据知情人士称,经过测试,这两款电视符合中国数字高清标准。
全高清微显背投打头阵
大屏幕市场,一向是微显背投**为擅长的。有数据显示,中国2005年50英寸至60英寸彩电市场近56%的份额被CRT背投所占据,30%归微显背投,14%属于等离子电视。但是由于CRT背投电视占地大、图像模糊、无法实现高清等缺陷,前景并不被业内看好。由此可见占有大屏幕市场30%的微显背投颇具竞争优势。
背投电视的主要部件光机占其总成本的70%左右,而液晶和等离子电视成本的70%则花在屏幕上,所以在50英寸以上的超大屏幕领域,微显背投有着明显的价格优势,同尺寸规格的微显电视价格仅为等离子电视的一半。
“微显背投屏幕在40英寸以上都有优势。”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大屏幕投影显示设备专业分会秘书长赵汉鼎表示,“尽管65英寸被业内认为微显背投**有竞争力的尺寸,但我认为,微显背投在大尺寸上很有优势。”
事实上,微显背投分为DLP背投,液晶背投和LCoS背投,而赵汉鼎称LCoS背投在中国市场潜力**大,他的理由很简单,一台65英寸的LCoS背投的材料费不超过8000元,就算卖到15000元,其价格优势也非常明显。更何况,微显背投尤其是LCoS微显背投已经从市场导入期向成熟期发展,包括美国的Syntax-Brillian、日本的索尼和JVC、韩国的LG都在研发和生产上加大了力度,特别是国内LCoS的产业链已经基本完善。已经有江西鸿源数显、昂纳明达公司等企业研发和生产的硅晶光学引擎已经可以供应整机厂,河南南阳利达光电、武汉长江光电、成都奥晶等企业生产的微显投影设备光学元件畅销海内外,成都菲斯特、秦皇岛昌隆银幕、北京金蜂通信等企业生产的背投屏幕质量有较大进步。
而**近,《电器》记者在北京一个展会看到了深圳雅图自主生产的一台65英寸的全高清LCoS背投电视,其显示效果的确令记者对国产微显背投刮目相看。这款产品物理分辨率达到1920×1080,并于今年8月18日首批获得国家信息产业部的高清认证。
赵汉鼎称,过去微显背投没有好的产品,而且国内产业链还没有形成,所以发展受阻,但是现在LCoS背投清晰度达到了1920×1080,成本也得到控制,不应该错过大屏幕市场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