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汽爆变性处理新技术生产中纤板在山东菏泽成功应用
互联网 06-10-24 阅读数:
高压罐里放入玉米粒,能爆出米花,放入玉米秆会爆出什么?作物秸秆利用专家陈洪章的答案是:中密度板。 在定陶县黄店经济开发区,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陈洪章与菏泽市绿鲁生态工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秸秆汽爆变性处理新技术,经3年多科研攻关,目前已形成1.78万平方米生态装饰板的年生产能力,4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 10月16日,记者在菏泽市绿鲁生态有限公司生产现场看到,工人们将粉碎的玉米秸秆装进汽爆罐,通进高压蒸气并保持一定时间,瞬间打开,随着一声闷响,白色水蒸气及褐色植物纤维从施放罐喷涌而出。这种纤维干燥后,即可加工绿色板材,并能替代木材、塑料,热压成内包装材料、一次性餐具盒、农业工程绿色育苗器等产品,用过之后可完全降解。 目前国内生产各种密度板,多以胶或树脂为黏合剂,甲醛含量过高,危害人体健康。陈洪章采用“爆”的方法,利用秸秆在高温高压的蒸气中自然产生的各种低聚糖和糠醛、酚等天然黏合剂,并解决了防回潮变形、防腐等关键技术,不添加任何黏合剂就生产出了可完全降解的装饰板。他还用同样的方法生产出含有腐植酸的生态复合肥,全部生产过程没有三废排放,实现了对作物秸秆的全利用。 据介绍,目前农作物秸秆每公斤仅0.28元,生产过程又省去了占中密度板成本60%的胶粘剂,并且简化拌胶工序及设备。为秸秆转化找到了一条成功出路。 9月24日上午,“秸秆汽爆变性处理新技术与生态板、生态肥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研究在济南通过了成果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这项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