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钢型材市场上几种欺诈行为
互联网 06-10-23 阅读数:
当前,塑钢型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些不法商家和门窗加工者,为了掠取一正当利润,采取一些欺诈行为来扰乱市场,在本地市场和工程中,主要有以下四种欺诈行为:
一、在品牌产品销售环节上。部分商家在其销售品牌产品时,框料、扇料为品牌产品,辅助材料如压条、封盖、转角、拼条等为假冒伪劣产品,这些辅助材料在结构上和颜色上普通用户不易分辨,但其价格低于品牌产品的出厂价;还有的商家特意购入一些假冒品牌型材,夹在品牌型材中售给用户;更有甚者,专门订制低价位甚至是劣质型材;同是非法订制品牌产品的保护膜,贴在型材上,冒充品牌产品。
二、在非品牌产品销售环节上,有的厂商相互勾结欺骗用户,表现为厂家应商家要注生产每米重量低于厂方说明书上的型材,而商家又不按说明书上每米重量卖给用户,缺斤少两,赚取非法利润
三、工程安装环节上。针对业主指定的品牌产品,部分门窗生产者在制作安装时,窗框用品牌产品,扇料却用别的产品,在窗扇送到工地前,揭掉窗扇型材上的标有生产企业相关情况的保护膜,以次充好,以此一项赚取的利润就大于正规企业正常的合法利润。
针对上述现象,广大用户为了防止被欺诈,可关注以上三点:
一、支厂家或厂家指定的代理商购买型材,并问清辅助材料详情,索取相关证明资料。
二、不要过分压价,价低质次型材的使用寿命小于合格产品,正规厂商是不会接没有利润的业务的。
三、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用户要选择具有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门窗生产企业,为自己生产、安装门窗,这样即使与企业发生的质量纠纷,还可以到市生产许可证管理办公室投诉,不要选择小型五金加工等无证企业及小作坊来加工、安装。避免用户的权益受到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