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加盟 国产金红石型钛白粉面临巨大冲击
互联网 06-10-22 阅读数:
10月16日从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分中心了解到,美国杜邦公司和澳大利亚阿斯创公司,已分别在山东东营和辽宁营口建设两座外商独资的超大型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厂,设计初期规模都约为20万吨/年,预计2010年前投产。专家认为,外资的进入,将对中国钛白行业格局产生较大影响,届时国产金红石型钛白粉将受到较大冲击。
据钛白分中心高工毕胜分析,在高档产品领域,氯化法钛白因其独特的品质优势,其作用是硫酸法产品难以替代的,现今国际市场上还未有一种硫酸法产品在表面外观、耐候性和分散性等专项或综合指标方面,能与**氯化法产品相抗衡。
毕胜介绍,目前国内正常运转的钛白企业共60余家,除攀钢集团锦州钛业有限公司一家氯化法钛白企业外,其余全部为硫酸法生产企业。国内氯化法钛白产品,其质量近几年虽稳中有升,但要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还需时日。商用钛白分锐钛型与金红石型两种晶体结构,外资的进入近期内对国内硫酸法锐钛型产品不会产生较大冲击,但对国产金红石型产品将影响重大,国内金红石型钛白要占领中、高档尤其是高端用户领域,将困难重重。中国二氧化钛颜料国家标准中,金红石型优等品的标准样品是日本石原公司R-930,但国内至今还未出现稳定高产的优等金红石型产品。
据了解,2006年中国钛白综合年产能已超过90万吨,行业前30位生产企业的年产能都已超过1万吨,其产能之和高达80万吨;后30位企业总年产能只有20万吨。毕胜认为,中国钛白产品品质若近期仍未有新突破,以后面对国外高端产品,将难有机会在高端市场的竞争中胜出。但毕胜也指出,上述两大外资氯化法基地的建立及以后产品的面市,将激励中国钛白行业不甘落后,积极应对,努力做大做强,提高产品品质,尽早改变被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