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规格纪念瓷都陶瓷文明先圣意义深远

互联网 06-10-21  阅读数:

  新华网江西频道10月20日电(记者邓卫华、张敏、林繁晶)千年窑火不熄的中国瓷都景德镇,10月20日把鲜花和美酒献给了开创中国陶瓷文明的三位先圣,以中国传统的公祭方式纪念他们。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等专业人士认为,近年来中国各地纷纷以公祭形式高规格纪念文明先圣,公祭文明先圣已经成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提升民族认同感和向心力的重要手段。

    10月20日上午,在中国中部江西省景德镇市的中国瓷园里,景德镇市副市长冯林华带领当地陶瓷从业者、学生和嘉宾近千人,向陶瓷先圣献爵敬酒、诵读祭文,并以火神舞、傩舞等传统民间舞蹈向先圣表达景仰之情。

    瓷器是与中国“同名”的伟大发明,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标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都是通过瓷器认识中国的。

    瓷业三圣分别是上古陶官宁封子、东晋(公元317年-420年)瓷业祖师赵慨、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窑神童宾。景德镇市副市长冯林华说:“公祭陶瓷先圣,有利于中华儿女更好地回归传统认清自我,找到自己在世界文明中的坐标,提升中华儿女的民族向心力。”

    景德镇市民、陶瓷艺人向元华说,景德镇千年窑火不熄,追本溯源,是陶瓷先圣给予这座城市荣耀与灵魂,并流传下来千年受用的技艺。他们理应受到这种高规格的景仰和纪念。

    与陶瓷先圣一样,中国另一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明先圣--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近年来也受到了后人这种高规格的景仰和纪念。

    今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57年纪念日。这一天,在孔子故里和宝岛台湾,两岸中华儿女一起纪念这位文明先圣。祭孔大典在中国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数千年来一直长盛不衰,近一个世纪以来,由于国力衰退才逐渐从官方公祭转向民间家祭。

    2004年,曲阜市政府首次公祭孔子;2005年,“全球联合祭孔”使祭孔成为规模空前的盛会,中国以曲阜孔庙大成殿为主会场,在上海、台北、香港等地以及日、韩、美、新加坡等国的分会场,全球近万名华人参与了此次祭孔。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王承略教授说:“全球华人共有一个信念,共同纪念孔子,既向世界传播了中国‘和而不同、仁义至上’的发展和邦交理念,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全球华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这充分说明,以孔子为代表的一批文明先圣已经成为凝聚和提升民族向心力的重要载体。”

    正是看中了这一重要载体的魅力,在中国人文始祖伏羲故里甘肃省天水市、文字始祖仓颉故里陕西省白水县等文明先圣诞生地,政府纷纷以公祭形式纪念先圣,藉此提升当地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和信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史为民指出:“处在全面转型期的中国,在与全球多种文明的交融与激荡中,迫切需要找到一批**能代表中华文明的文化符号,以避免中国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迷失自我。”(完)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