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业:出口价格上调经营策略变化
互联网 06-10-21 阅读数:
10月20日,在**期展览行将结束之际,广交会家电馆空调展区传出**新消息,尽管今年由于空调出口价格普遍上涨,但主要生产企业订单仍然增加。记者采访了主要空调生产厂家,多数企业认为,完全靠价格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纷繁复杂的竞争形势,必须对企业经营策略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
价格一直是中国空调企业依赖的**主要的竞争手段,今年由于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几乎所有生产企业从一开始就调高了出口价格。志高空调海外销售部总经理廖羽告诉记者,原材料价格上涨对空调企业影响很大,其中影响**大的是铜价,今年铜价普遍上涨了15%至18%,再加上人民币汇率等因素,空调企业价格普遍要调高20%左右。
春兰展台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空调企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也表现在价格上,一般企业的利润率都很低,一台空调赚不了几个钱。因为受原材料上涨等企业自身所无法控制因素影响,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必然要调整出口价格。
对于这一点,记者采访了广交会的众多国外采购商。多数人都表示理解,认为价格调整是依据市场态势作出的正常反应。来自瑞典的采购商佩格里认为,中国空调的价格优势是外商们所青睐的,来之前早就预计到今年广交会空调价格会出现波动,现在看来基本在预计范围内。
德国的采购商弗伦岑则告诉记者,即使调整了价格,中国空调价格仍然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韩国、日本的空调价格也做了调整,中国产品单从价格上看还是有优势的。
价格一直是中国空调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在价格与国际市场逐渐靠拢后,企业如何面对新的竞争?不少企业向记者表示,单靠价格竞争的时代渐渐远去,中国企业要寻找更广的竞争途径。江苏春兰集团销售部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价格以外做了不少文章,比如在产品性能上追求更高、更优、更**。春兰特别为本届广交会推出一款超静音产品,在展览期间很受国外客商欢迎。志高空调则在产品的外观上下工夫。
廖羽说,志高的技术含量已经被多数外商理解认可,这次推出几款外观整体改进的产品,更加符合欧美消费者的欣赏眼光,也深受客商青睐。
几乎所有国内空调企业都表示,产品的竞争说到底是品牌的竞争。品牌竞争包括着诸多因素,价格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低价只能在低端市场获得低端利润。海尔在本次广交会推出了几款高价高性能产品,多数包含有企业的专利技术,并特别将变频技术进行了延伸。记者看到,多数客商在选择产品时**是对性能进行评估,其次才询问价格。
业内人士指出,价格手段对于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市场仍然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更为庞大的欧美市场则需要中国企业运用技术和品牌来“亮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价格上涨未必不是好事,它促使国内企业早点转换竞争思路。
**新统计结果显示,本届广交会空调成交额增长11.2%,一些企业的成交额涨幅超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