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凯凯照明” 四年磨一剑

互联网 06-10-20  阅读数:

 日前,凯凯照明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陈道满看着灯心生产线上的陶瓷内胆,经过表面处理、部件组装、两头封接排气,直到**后形成一盏完整的灯,他的心中满装喜悦:这一批陶瓷金卤灯又顺利下线了。“凯凯照明”用4年时间,研制开发小功率陶瓷金卤灯,并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这一发明不仅填补国内空白,还一举打破国外厂商垄断格局,成为国际上少数几个能生产此种灯的厂家之一。  之前,国内普遍使用的为高压钠灯和石英金属灯,两者均有利有弊,高压钠灯显色性差,石英金属灯因石英易与金属卤化物起反应,光色稳定性不强,而陶瓷金卤灯却能同时克服这两项缺点,集它们的优点于一身:光效高,显色特性好,且达到一定寿命,市场前景看好。在国外,陶瓷金卤灯的研制开发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在“凯凯”成功研发前,只有像飞利浦、GE、欧司朗、日本松下等国外**公司能生产,国内需要只能依靠进口。

  2002年,“凯凯照明”开始筹措开发陶瓷金卤灯的各项工作,2004年制作出灯型后,不断改进工艺条件,增加工艺装备,开展各种特性实验,到2006年7月正式投产。参照国外同类产品样本,经实测表明,“凯凯”生产的陶瓷金卤灯性能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陶瓷金卤灯的核心技术在于其内胆——陶瓷管的制作。为能成功开发出这一部件,该企业专门与沈阳玻璃研究院合作成立一工厂,研制生产陶瓷管。陶瓷管须做成半透明状、中间大、两头小的不规则形,且要经受住金属卤化物的腐蚀。由于卤化物在空气中容易氧化,因此研制和生产过程均须在近乎真空的条件下进行,空气中只能有百万分之一的含氧量和含水量。灯内的电极制作也不简单,需用精致工艺将极细的灯丝从玻璃管内引出,再将电极组件焊接、密封,电极所用材料必须在高温下耐卤化物的腐蚀,此工艺的操作温度基本在4000摄氏度以上。

  “凯凯”的成功创举,令它迅速吸引市场,投产仅3个月,定单即纷至沓来。据介绍,目前该企业以每天800只、年产20多万只陶瓷金卤灯的产量生产,预计明年可实现200万只的生产量,今后准备用2—3年时间,形成年产量为500万只、销售收入达4亿元的规模。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