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护眼灯带来假性近视 购买认准3C

互联网 06-10-17  阅读数:

   “预防近视、保护眼睛”的功效一直让护眼灯有着不小的市场。近日,记者接到了曹先生的投诉,“劣质”的护眼灯非但没能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还让自己的女儿患上了假性近视。记者调查发现,不合格的灯具占据了银 川大部分市场。

投诉:孩子成了假性近视

    今年6月,家住银川市唐徕小区的曹先生为孩子买一台护眼灯。曹先生说,当日在东方商城,女儿看中一台190元的无频闪恒光台灯。售货员极力推荐,说护眼灯采用新技术,改变了人造光源中的频闪现象,能保护眼睛。

    3个月后,女儿感觉眼睛不舒服,看不清黑板上的字。经医生诊断,她因长时间在高强光线下看书,患上了假性近视。“花100多元买的护眼灯,竟然让孩子变成了近视。”曹先生很郁闷。

    商家:没“3C”照样好卖

    据记者了解,护眼灯和普通日光灯同属于荧光灯。普通日光灯发光时发生每秒100次的周期性明暗闪烁,这种波动就是低频闪。护眼灯则是把低频闪改为高频闪,将灯管的亮灭闪烁加快到每秒几千次甚至几万次,超过人眼的神经反应速度,使眼睛感觉不到灯光的频闪变化。另外,合格的护眼灯外包装上都贴有通过国家电工电器产品安全认证的“3C”标志。

    然而,记者发现银川销售的很多护眼灯没有“3C”标志。但商家表示,并不影响销售,因为消费者“更在乎灯的价钱和外观”。据东方商城一业主介绍,目前在银川护眼灯市场流通的产品中,不少是用劣质原材料和不合格零部件拼装的,有的甚至连电路设计都不合格。

    调查:护眼灯鱼龙混杂

    记者发现,银川市场几十个品牌的护眼灯中,价格从几十元到千元不等。这些护眼灯多产于浙江、福建一带,由于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不少小作坊也加入到生产行列。此外,不少护眼灯只有“维修卡”,没有厂家说明书、合格证书、强制认证标志等。

    一业内人士向记者展示了“品牌”护眼灯与“杂牌”护眼灯的不同。即使用肉眼也可看出,“品牌”护眼灯的灯光要比“杂牌”护眼灯的灯光柔和许多,并呈微黄色,而且基本上感觉不到频闪现象。

  医生:使用不当影响视力

    银川市妇幼保健院一眼科医生表示,从科学的角度分析,护眼灯使用不当的确可能诱发和加重近视。如果晚上只开护眼灯学习,那么视野中只有近距离的书本得到照明,周围的环境一片漆黑,视觉系统失去了“望远”的参照物,眼部各调节系统会始终处于“看近”的紧张压缩状态。任何“望远”的舒张条件都被剥夺,眼睛疲劳迅速积累,容易造成“光源性近视”。同时,近距离强光在人的视网膜上造成光滞留现象,尤其在学习后就睡觉,会使眼肌紧缩,影响眼疲劳缓解的效果,加快视力下降。

    12315:购买灯具先看认证

    银川市工商局12315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营者应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进行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如果护眼灯没有商家所宣称的功能,那么商家的行为就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可以到消协投诉。

    此外,灯具是国家实行强制安全认证的产品之一,在选购护眼灯时,**要看它是不是贴有“3C”标志,然后再考虑其他功能。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