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国产手机“输”在对市场的管理上
互联网 06-10-17 阅读数:
近日,从公众视线中消失四个月的海信通讯高层团队重组后首次亮相,其统帅海信副总裁杨云铎开门见山地说,重出的海信通讯已确定为海信集团第二大支柱产业。海信手机要靠款式更新和管理的快节奏抢占市场。
今年5月18日,海信手机从海信冰箱、空调等白电中剥离出来。目前新组建的海信通信有四个子公司:手机研发、生产、销售及光通讯公司。杨云铎认为手机是个大产业。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容量每年1亿台,比彩电、冰箱和空调综合还要多。眼下国内手机市场上中外品牌约有500个,竞争十分激烈。但他说,手机行业竞争没有出现寡头垄断,没有固定排位,竞争就没有饱和,就仍有空间。杨云铎举例,摩托罗拉退到了5名以后,由于抛出V3手机,新颖的款式使销量激增,排名又升至**;LG手机开始LG下滑,由于时尚的巧克力手机面世,迅速窜升至前几名。杨指出,手机行业升迁偶然性如此之大,说明行业孕育着无限商机,国产品牌胜出的机会肯定也大。
杨云铎进一步分析说,目前国内外手机技术平台趋于成熟。相关技术设计、加工制造、品质掌控以及代理、终端销售等商业环节分工明确,规则也很成熟。
“技术不再是决定国产手机销量大小的因素,款式才是决定销量的宝典。”他坦言,国产手机厂家由于一时不适应这个新变化,产品在进销存的管理上没有把握好节奏,慢了半拍,再加上手机款式推陈出新速度迟缓,经营陷入被动。一年多来国产手机频频折戟。反思后他发现,“卖家电和卖手机差别很大,是两回事。”他透露,海信手机现在年销量仅为230万台,其中内销130万台,排名在20位后,远未达到当初制定的进入手机前三甲。
杨**后肯定地讲,海信销售系统比摩托罗拉还大,客户4万多,员工2万多。现在海信集团已将海信通信确定为继家电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并调集精兵强将,开发高端和低端不同层次手机。他强调说,“手机行业需要快节奏,要着力解决市场管理问题。”
据悉,从5月起海信已开始系统提速,专门在深圳建立一个综合办事处,对其时刻要求处在“深圳状态”,即凡事要有深圳速度。有关手机款式的确定都要在深圳。为催生手机款式设计灵感,要求有关手机时尚款式信息要**时间快速反馈。手机模具等生产都要达到深圳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