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防盗让业主烦心 报警器形同虚设
互联网 06-10-09 阅读数:
家里万一发生煤气泄漏、失火冒烟或有陌生人闯入等情况,只要装了智能防盗系统,报警器就会通过电话线向主人报警,以便主人在**时间采取措施。家住湖畔别墅的周先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不惜花费3万多元在家里装了防盗系统,可这防盗系统却让他一直很烦心。
三年来报警装置没有报过警
周先生说,这套智能化的系统装置是2003年请某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安装的,双方约好房子装修完工后一周内安装完毕。
装修老早就结束了,但智能化系统至今都没完全安装完毕,即便是安装好的,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合同上明明写着有烟雾和煤气探头,可我家只有煤气探头。”让周先生失望的是,红外线报警装置安装后,按理有陌生人进出是会报警的,但它从来没有动静,形同虚设。
周先生在向消协投诉时,还列举了很多不满意之处,要求该公司补充完善,并确保整个系统能早日运转起来。
有些问题跟业主使用不当有关
该公司的负责人吴先生承认,烟雾探测器是遗漏了,工程施工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周先生有一笔尾款没有付清,这也是纠纷拖了三年的主要原因。
“红外线不报警,不能全怪系统不好。”吴先生说,有一个监控探头安装好之后,业主在花园种了一棵树,正好挡住了它,使监控失效。还有一个监控探头的下场更可怜,业主在安装雨棚时,在它的管子上打了一个洞,虽然用玻璃胶补好了,但还是有雨水渗入内部,芯片受潮后整个探头都报废了。
由于双方在执行合同过程中对一些项目作了增减,费用计算上也有分歧。
消费新事物要更注意知情权
市消协工作人在调解时表示,一个家庭安装了智能系统,它涉及到的东西更复杂,这时,商家有义务告诉消费者如何使用、防范以及补救,这是消费者应有的知情权。
此外,在消费一些新事物时,由于消费者对其缺乏了解,很容易发生纠纷,这时完善详尽的合同就显得很重要。在这起纠纷中,周先生和吴先生之间签的合同虽然不是很详细,但由于有一份全面的方案资料,为纠纷调解提供了依据。
**后,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公司按合同和方案补充服务内容,周先生也按合同约定付钱,双方都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