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廊坊文安已形成“林板一体化”的产业格局
互联网 06-10-07 阅读数:
文安县从自身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出发,着眼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把发展速生丰产林与人造板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以林促板,以板养林,形成了“林板一体化”的产业格局,林板经济成为文安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和特色。
文安县幅员面积1028平方公里,宜林地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近几年来,文安县委、县政府立足科学发展观,结合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认真调查研究,找准林业发展与人造板生产之间的**佳契合点,提出了“一洼牛羊一洼树”和“林板经济”的战略思路。具体做法是搞活林业机制,既要生态效益又要经济效益,大力发展周期短、见效快的速生丰产林,所产木材直接为人造板生产提供原料,促进人造板行业进一步发展,农民通过种植速生林获得丰厚的经济收入。这样,逐步形成产业互动、合力支撑的“林板一体化”良性循环的产业发展格局。该县创新造林机制,坚持“谁栽谁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农民承包荒坡沟渠种树,推广大户承包、股份合作、“公司+基地、基地连农户”、“统一栽植,分户管理”等造林新模式,并由林业部门确权发证,给造林户吃下“定心丸”。此外,该县还认真落实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将补贴款及时发放到造林户手中。全县上下,广大干部群众的造林积极性空前高涨。企业大户、人造板厂、外地商户等各行各业人员纷纷投资造林。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全县速生丰产林面积已达43万亩,成方连片,整齐如织,为人造板业发展提供了一座大型的木材储备库。
速生丰产林与人造板的有机结合,使文安县的林板经济更为突出,更具特色。速生丰产林种植解决了木材短缺及高额运费问题,充足的原料基地使人造板业更具竞争力;人造板业的发展带动了造林户增收致富,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该县唐头村种植速生丰产林3000亩,达到人均一亩林地,村党支部书记纪书会粗算了一笔账:“如果按一亩地种80棵树算,6年达到胸径20厘米,现价每棵树卖100元,每亩地就可收入8000元,平均每年收入1300多元,除去种树成本200元,每亩纯收入1100元左右。俺们全村3000亩耕地,每年纯收入就是330万元。”
据林业部门介绍,全县43万亩耕地,预计直接经济效益可达50亿元左右,如果加工成板材,其经济效益更为可观。“林板一体化”产业格局成为带动文安经济发展、致富文安农民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