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玛乌拉与津巴布韦石雕

互联网 06-10-05  阅读数:

  年仅19岁的津巴布韦年轻石雕艺术家玛乌拉,不久要去韩国参加一个为期六个月的交流计划,向韩国人民展示他的石雕艺术品并传授非洲石雕艺术的高超技艺。

    “这次交流活动给我提供了一个向东方人展示才能的机会,我要把带去的展品进行精加工,因为这代表着我们绍纳人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玛乌拉一边用细砂纸打磨已经光滑透亮的石雕人头像,一边对记者说。

    在被问及是否想到中国开石雕艺术展时,玛乌拉说:“那当然,只要接到邀请并等我筹足了路费一定要去,这也是我多年的梦想。”他说,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艺人的雕刻技术世界**,自己很想与他们当面切磋技艺。

    玛乌拉出生在距离哈拉雷市中心20公里左右的奇通圭扎郊区。当地人称为“石雕艺术之乡”的奇通圭扎是津巴布韦石雕艺术品制作、展示和销售比较集中的地区。公路、街道两旁的树林里各种各样的石雕艺术品林立,让人眼花缭乱。

    玛乌拉的石雕技艺是祖传的,他的不少作品曾经在世界各地展出,一些作品被远销到加拿大、美国和英国。他与哥哥艾维斯合作的一座两米多高的石雕目前矗立在哈拉雷市中心的显著位置,作品表现了津巴布韦**次解放战争中的英雄被残酷绞死的悲壮场景。

    玛乌拉是当地成千上万石雕艺人中的一位,而奇通圭扎也只是津巴布韦石雕艺术展示区的一角。津巴布韦几乎是一个石雕国,无论走到哪里,公路两旁总会看到闪闪发亮、大小不一的石雕艺术品,既有人物雕像又有野生动物雕像,雕刻技法既有传统艺术派又有现代抽象派。    在距离哈拉雷150公里的格鲁维市附近有一个石雕艺术村。村头矗立着一个5米高的“津巴鸟”大石雕,村中树林里大片大片的空地上摆放着数不清的各式石雕,旁边的树干上则钉有刻着作者姓名和作品介绍的精致铁牌。

    村民克里斯蒂芬告诉记者,村里大约有五六百户人家,近1000人,每家大人小孩都是石雕匠。他们来自全国不同地方,在这里生产制作石雕艺术品,并通过一个石雕艺术中心销售到世界各地。

    克里斯蒂芬说,他每年能制作二三百件石雕,全部被销售到澳大利亚和德国。他说,近年来,由于西方对津巴布韦进行经济制裁,石雕艺术品销售受到影响,不过自从政府制定了“向东看”政策以来,来自中国等亚洲国家的买主逐渐多起来。

    津巴布韦石雕艺术历史悠久。早在15世纪的津巴布韦莫诺莫塔帕王国就已经创造出令人瞩目的石雕艺术品,在大津巴布韦遗址出土的石雕“津巴布韦鸟”这一古代绍纳人创造的杰作,不但成为今日艺术家创作的灵感源泉,而且作为国家的标志被印在国旗和国徽上。

    津巴布韦的石雕艺术不讲究缜密严谨的艺术构思,完全由创作者依据不同的石头即兴雕琢,自然夸张而又充满生命活力。其石雕艺术彼此间很少有相似雷同之处,即便是同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在风格上也往往大相径庭。

    近年来,随着中津两国经济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多,两国在石雕艺术领域的交流也越来越多。2002年,69名津艺术家携带260多件石雕作品在中国上海举办了艺术展。同年,广州美术馆也举办了以“非洲的激情”为主题的津巴布韦石雕艺术展。2005年,津石雕艺术展又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地进行了巡回展出。

    玛乌拉说:“作为年轻一代石雕艺人,我们有义务把这种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并带到全世界,让世界人民了解津巴布韦,了解我们的绍纳文化,成为我们的好朋友。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