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空调盘点:销售集体负增长17个品牌被淘汰
互联网 06-09-14 阅读数:
《白皮书》认为,与2005年度相比,价格平均线上升是2006年度零售市场比较突出的特点之一。
进入2006年,由于市场、原材料价格、出口利润下滑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众多生产企业已经体会到价格战带来的严重负面效应,纷纷开始以推出新产品为契机的价格调整,尽管面临流通渠道的种种压力,但06年度空调平均价格还是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浮。
从主要价格段销售比例分析,2006年度空调平均价格得以实现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中高价格段销售量的增加,另一个是低价空调比例的结构性下降。
根据2006年度分价格段平均价格同比增长数据显示,2000-2500元、3000-4000和5000元以上几个价格段同比增长**为强劲,分别达到14.82%、9.51%和18.24%,而这几个价格段销售量的市场占有率合计达到44.83%,近一半销售量平均价格的上涨使得空调整体价格上升成为必然。
另外,由于生产企业在2006年度基本回避了价格武器的使用,低档、低价空调的市场投放量大量减少,标志性特价机在重点城市几乎消失踪迹,从根本上讲,个别价格段产品零售价格的上升,是生产企业自身在根据市场变化和市场策略调整产品结构的结果。根据数据显示,2006空调年度,1500元以下产品同比下降46.34%,1500—2000元产品同比下降21.75%,低价空调供给量的减少为空调整体价格的上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而2006冷冻年度,在重点城市市场,变频空调在整体市场环境不利的情况下逆市而动,取得了销售量占整体市场6.89%、销售额8.45%的成绩,其中销售量比例与2005年的4.68%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增幅达到47.22%,在该领域中,海信和海尔表现出色,销售量、销售额都名列市场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