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传统花灯配件市场潜力巨大
互联网 06-09-02 阅读数:
古镇玻璃配件市场概述
古镇的玻璃厂家近300家,一些设有自己的门市,一些则没有,不过会在厂里设置展厅,或者通过关系网介绍自己的产品。上世纪90年代,古镇的传统花灯盛极一时,产品远销国内外,因此,古镇的相关玻璃配件厂家也借势兴盛起来,生产厂家众多,且历史较久,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销售网络。另外,江西、湖南等省份也集中了大批的玻璃厂家,这些厂家依靠古镇巨大的灯饰市场,多数在古镇设有办事处或门市,可以说,古镇汇集了全国的玻璃厂家,客户在古镇可以购买、定制到能够想到的各类玻璃配件。而玻璃有吹制、机压、离心之分,在古镇市场,湖南的吹制玻璃**多,占了市场份额的80%。
玻璃配件的制作及辨别
玻璃配件制作工序繁琐,仅以吹制玻璃配件为例,厂家**从江西等地购进微小颗粒状的石英砂,熬制成糊状的液态,再进行吹制、加工、切口、磨口、酸洗、质检、打包,如此,一件玻璃配件就可以出售了。
玻璃配件制作了出来,那么,如何辨别其质量好坏呢?据中山市古镇仁和玻璃门市经营部经理范民介绍,辨别玻璃配件好坏时,一看产品的颜色,如果产品是奶白色的,则产品的颜色越白越好,中间并无多少杂色。如果是水晶配件的话,则亮度越高越好。不过,也有厂家特别要求生产出来的是黄色的玻璃配件,那就另当别论了。二看切口,玻璃配件切口是否平整,平整的则质量是稍好的;磨口是否光滑,光滑的则是好的;看切口的厚薄是否均匀,若厚薄不均,则产品就不太好。三看气泡,玻璃配件有气泡的话,就会影响照明效果,所以产品中的气泡越少越好。在这方面,古镇的玻璃厂家就稍有优势,古镇厂家多用油来烧制玻璃配件,所以炉中气温稳定,产生气泡很少。而江西等地以煤为主要燃料,在烧制玻璃时,由于烧煤时炉中气温不稳定,所以产生的气泡也稍多些。
玻璃厂家投入成本提高 据了解,玻璃厂家的投入成本很高,**建烧制玻璃用的炉的费用很昂贵,一般是建一条炉要100多万元,使用寿命为3年左右,期间还要不时地维修,一次维修费用要10多万元,并且年年都要维修。如此高的成本提高了进入玻璃配件的门槛。不过,一些企业或者租用一两个塘口,进行加工制作,有的甚至就没有自己的生产厂房,而是把别人的产品拿来销售,也就是所谓的“炒货”。
其次是原材料涨价过快,据旺达灯饰玻璃厂总经理蔡惠权介绍,玻璃厂一旦生产就很难停得下来,即便是在市场销量不怎么好的时候,玻璃厂也不能停产,把生产出来的产品作为库存,但是,过多的库存又给厂家带来了一定的风险。而烧制玻璃需要重油,据其介绍,旺达每天要消耗3吨重油,几年前,一吨重油不到1000元,而今,一吨已达3500元。
油价一直上涨,以重油为燃料的古镇玻璃厂成本在提高,但江西等地以煤为燃料的玻璃厂的成本也在增加。据仁和玻璃门市经营部经理范民介绍,煤价低于油价,但产品从江西运到古镇,运费也在急剧上升,一辆近10米的车运输一次,由以前的3000多元,涨到了现在的4000多元。并且,石英砂是制作玻璃配件必需品,其价格也上升了15%。
诸多原因综合在一起,一方面提高了进入玻璃生产的门槛,限制了企业数量的增加,减少恶性竞争,使行业较为有序。而另一方面,由于厂家的生产成本大大增加,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本地外地厂家各有优势
古镇集中了大量的玻璃厂家以及门市,市场庞大,其中,本地厂家与外地厂家共同促进了古镇的繁荣,两相比较,均有其优势。范民告诉记者,本地企业占据地利、人和,有自己的网络和人脉,市场销售容易打开,且售后服务反应速度快,周期短。但有一个很大的不足就是,本地玻璃厂家生产成本高于外地玻璃厂家。而外地玻璃厂家没有较多的人脉和关系,售后服务不太灵活,从工厂反应到市场,中间所需时间过长。不过,外地玻璃厂家占据成本优势,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在竞争中并不落后于人。
因此,本地玻璃厂家不应在产品价格上与别人竞争,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继续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与东莞、深圳、惠州等以外销为主的花灯企业合作,走高档路线,这样,出路才比较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