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木材市场走势和产业对策
互联网 06-07-20 阅读数:
我国是一个少林国家,全国人均森林面积仅0.128hm2,人均森林蓄积量9.048m3,为世界八分之一。为保护森林资源,1998年起,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禁伐和限伐天然林,每年以10%的速度递减林木砍伐;另一方面,国家对进口木材实行"零关税"政策,鼓励木材进口。本世界头几年,我国每年从国外进口木材3000多万m3,2004年达3400万m3,用汇49.4亿美元,使我国木材产业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1上海木材市场需求强劲的主要原因 上海是我国经济中心,又处于以上海为**的长三角经济区。随着上海黄浦江两岸拜发、中环线及世博会场馆逐渐动工,以及陆家嘴金融区、淮海中路商业区的建设,未来上海中心城区的建筑用材将以更大比率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市府还重点推进松江新城、海港新城、嘉定新城等城镇建设,也将大大拉动上海木材的消费。 1.1房地产业的兴起使木材消费强劲 近几年来,上海房屋峻工面积在2500万m3,其中住宅竣工面积在1800万m3以上,据有关资料分析,城市住宅每平方米消耗木材0.045m3,公共建筑每平方米消耗木材0.055m3,据此推算,仅此一项,上海每年将消耗木材130万m3。住宅的装饰装修又位居我国**消费热点的前3位,每年将耗资83亿元。 1.2来自住宅二次装修的拉动。上海住宅保有量约2亿m3,按照每十年进行一次再装修,每年又需消耗木材100多万m3,耗资80多亿元。 1.3与住宅装修相关的家具业的拉动。据有关资料统计,上海市民每年用于购买卧室、客厅和儿童家具的金额达15亿元,也将消耗数量相当的木材和胶合板。 1.4民族胶合板业兴起。历史上,我国是胶合板进口大国,年进口量在100多万m3,印尼和马来西亚是主要供货国。近几年来,我国民族胶合板业崛起,年产量达到2000万m3,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生产国。特别是上海及周边地区,胶合板生产企业的用材需求量颇大。随着民族胶合板业的兴起,制作胶合板用的原材料需求也就大大上扬。 2上海木材市场用材日趋多样化 随着上海经济持续发展和市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群体对木材材质多样化的要求越来越明显,这种多样化主要体现在对进口木材的需求和进口品种的增多上。由于受建筑装潢和家具业的强劲拉动,与全国木材市场不同的是,上海木材市场具有自身的用材特点,一是锯材进口量高于原木进口量,并由以往品种较为单一发展到几十种新品种,形成高、中、低不同层次;二是阔叶材硬什木进口量高于针叶材松木的进口量。全国针叶材原木与阔叶材原木的进口比例为65:35,上海则为15:85;三是进口木材的价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6%。反映了上海房地产业兴起和装饰装潢发展所需较高的消费水平。上海木材市场原来以东南亚木材为主,发展到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和北美洲的众多品种大量涌入。如以桃木、橡木、樱桃木等为代表的美洲|木材,沙比利、檀木为代表的非洲木材系列,以及大洋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等地开发的软硬什木都相继进入上海木材市场。 3上海木材市场需求走势 未来上海木材市场需求会在多样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由于全球化现象已成为今天世界经济发展中**为突出的一点,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全面接轨,木材的国际贸易对上海木材市场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原材料进口的全球化,使进口木材大量涌入上海市场,并获得上海消费者的广泛认可。根据上海市场消费特点,上海木材市场中长期走势将发生以下变化。 **,原木进口趋势将趋缓,锯材半成品进口将增加,受国外林业政策、环保政策和国际分工的影响,作为原材料的原木在上海市场进口量将逐年下降,比例减少,作为直接使用的锯材半成品进口量将增多。 第二,中、高档阔叶材种比例进一步提升。进口木材的产地也将由过去传统的东南亚地区扩大到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区,以地板消费为例,已形成欧美系列的山毛样、枫木、橡木和东南亚的袖木、花梨木为原材料的高档系列和东南亚的甘巴豆(康派斯)、柚杪、香茶茱萸(芸香)和国产的水曲柳、作木为原材料的中档系列。 第三,胶合板用原材料需求将大大增长。近几年来,上海及周边地区民族胶合板业抓住国际木材产业转移的机遇,蓬勃发展。2000年起,上海口岸首次实现出口量大于进口量。此后几年,这一趋势进一步上扬,使上海胶合板业跃上一个新台阶,如上海森大木业瞄准国际市场,不断创新工艺技术,开发新品,尽管他们在国际市场的价格高出同行一截,但仍受美、日市场青睐,产品进入哈佛大学等高等学府和一些政府机构,在1万旷的厂房内,年产900万张胶合板,年出口值可达4500万美元。由于上海民族胶合板业的发展,用作胶合板生产的原材料如奥古曼、筒状非洲楝(沙比利)、意大利柚等材种进口量在今后一段时间大大上扬。 4上海木材产业发展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木材的国际贸易对上海木材流通和木材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由于:**,上海木材产业的发展面临严重的资源瓶颈,这种约束难以在短时期内由国内解决,解决资源短缺是上海木材产业面临的首要任务。第二,上海木材产业发展水平虽**于全国,但其整体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仍是今后一段时期内上海木材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第三,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上海木材产业的附加值较高,出口创汇能力较强,通过积极的贸易,扩大在国外的市场份额,不仅有利于上海木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国内木材产业的结构调整。第四,国际贸易具有较强的学习效应,上海的木材企业通过进出口贸易了解国际市场信息和国外企业的技术、经营和管理的经验,提升自身生产经营水平,培育参与国际市场能力O第五,上海地区发展木材交易市场的潜力巨大,但是上海乃至华东地区基本不产木材,而华东地区每年用材量达3000万m3,占全国用材量的40%。上海港又是全国**大、亚洲|排名靠前的国际海港,对于运输依赖性强的国际贸易是重要条件,有利于发挥上海港的集散功能,加大上海木材资源向华东地区辐射能力。 鉴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上海木材产业发展的对策应定位于以下四个方面:对策之一,走"两头在外"的外向型发展道路,充分发挥上海港的集散作用。立足国际市场,利用国际资源,发挥我国劳动力优势,依靠技术进步,发展外向型经济。近几年来,己取得显著成效,2∞4年,我国进口木材用汇49.4181亿美元,通过加工,返销国际市场,仅胶合板和木制家具两类的出口额就达到亿美元,其中胶合板出口12亿美元,家具出口39亿美元。上海木材产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上走在前列。对策之二,实施产业整合战略。由于在外向型发展道路与内向型发展战略之间的一个明显区别在于原料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外在性,即原料要由国际市场进口,产品要通过国际间的竞争销往国际市场,必然会产生原材料和运价成本上升。十年间,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扬,其中针叶材原木价格涨幅达71%;阔叶材原木涨幅达98.3%,并有逾演逾烈之势。加上近几年来,受国际原油价格赂升的影响,运费价格成倍上涨,面对双重压力,上海木材产业发展,必须赋于新的理念,不断创新,向市场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弥补较高的原料,运费的成本,获得经济效益。因此,就需要通过产业整合来提高自身竞争力,这种整合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业内部不同企业自身的整合,主要是已有产品价值链的升级改造和新产品价值链的开发,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扩大营销网络等措施提高产品增值程度;二是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整合,通过原木进出口企业、木材加工企业如人造板制造企业,家具制造企业及木材产品出口企业之间的协调联动,经过这种协调互动降低产品价值链各环节间的成本消耗,提高上海木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策之三,实施品牌战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品牌作为一种资源,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要素,必须重点培育,精心塑造。从产品品牌推广到贸易服务品牌或企业品牌,以品牌统率企业发展,塑造无形价值和竞争力,这是产业发展必须把握的重要方向。对策之四,粗放型经营向精细化经营的战略转移。鉴于上海本地无林业资源,且自身产业又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要全面提升木材产业国际竞争力,必须扬长避短,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是可借鉴国外做法,立法禁止原木出口;二是抓住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机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快技术进步,大力发展精细加工的木制品,挤身国际市场,提高木材贸易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木材产业经济运行质量;三是降低消耗,提高综合利用率。通过利用制材加工下脚料,变废为宝,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走出一条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产业化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