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海南福耀玻璃项目:海南用诚意留下了福耀
互联网 06-05-31 阅读数:
今天清晨,福耀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德旺心情愉快地站在老城开发区月亮湾高尔夫球场草坪上,轻松挥杆。他和同行人员聊起了海南的玻璃产业,说下一步也许会考虑上马玻璃工艺品项目,毕竟海南是个旅游大省,福耀也一贯秉承着服务地方的企业理念。
欢畅言笑的背后,是海南险些与福耀失之交臂,而**终,海南用诚意留下了福耀。
海南的石英砂资源丰富而优越,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海南石英砂资源均居全国之首。这深深地吸引了曹德旺。2003年,福耀集团开始在文昌作试探性投资,2004年,一期投资4000万元的福耀硅砂公司进入试运行,预计年产玻璃砂30万吨。
谁知地方群众因利益问题与企业纠纷不断,福耀硅砂公司进展艰难,事情拖了几个月都没能得到很好解决,曹德旺气愤地决定,干脆放弃4000万元投资撤离海南。临别前,他给海南省政府写了一封投诉信。
省长卫留成接到信后,立即召集相关厅局和有关市县负责人研究福耀遇到的难题,并带相关厅局及有关市县负责人拜会曹德旺,详细了解情况,极力挽留,向他承诺,无论福耀在海南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帮助解决。
感受到了海南省政府的诚意,曹德旺不仅没有撤出海南,还答应把年产70万吨浮法玻璃的深加工项目放在澄迈。
福耀硅砂项目在文昌得到了妥善安排,2004年底即恢复了生产。在老城开发区,浮法玻璃深加工项目也得到了澄迈县和省相关企业的鼎力相助:老城开发区为浮法玻璃项目专门投资890万元,修建武亭南路的配套工程;浮法玻璃需要110千伏以上电压等级供电,当时开发区仅有一座110千伏的变电站,难以满足区内众多大企业的用电要求,南方电网海南分公司给予开发区大力支持,投资1亿多元,于去年10月在老城镇大丰村建成220千伏输变电工程……
海南各方的服务,坚定了曹德旺的决心。他告诉记者,福耀非常看重海南的石英砂矿产和港口优势。发展硅产业是海南经济的大方向,企业一定要跟地方经济紧密结合。落户海南的浮法玻璃项目,是福耀集团在全国**大的一个单项投资。项目建成后,将使海南拥有中国**大的优质玻璃生产基地,产品将辐射中国东南沿海及东南亚市场。
锆英石和钛铁矿的储量也名列全国之首,然而锆钛深加工海南仍是空白
我省除了石英砂矿资源储备量名列全国之首外,锆英石和钛铁矿的保有资源储量共计2203万吨,也名列全国之首,可我省锆钛矿资源**为丰富的文昌和万宁两市国土环境资源部门负责人却遗憾地告诉记者,“我们没有一家锆钛的深加工企业”。
海南锆钛矿主吃“进口粮”
万宁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副局长苏小越告诉记者,万宁的133家锆钛矿加工企业普遍感到原料不足,加工原料大部分需从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进口。同样情况在文昌的20多家企业中也存在。
守着“富矿”吃不饱的原因,在于我省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混乱无序开采。2002年通过政府拍卖形式,获得2万亩锆钛矿开采权的海南文昌三联矿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云天礼告诉记者,他所获得的矿体是国家探明的大型锆钛矿一号矿,可经过了几十年的乱采,到他手上时已是中小矿体。而三联公司掌握的“开采面积2万亩”,在海南的锆钛矿企业中,是**的。
污染是死穴
说起深加工话题,政府和企业都表现出急切的心情。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地质勘查与矿产开发管理处负责人表示,阻碍企业开展深加工,一是生产成本太高,譬如用电方面,企业反映海南的工业电费比福建、广西等要贵很多;第二点则是**关键的环境污染问题,锆钛矿的选矿工艺流程与我省产业政策的生态要求冲突。
这位负责人介绍,**近几年政府开始公开拍卖锆钛矿的开采权、探矿权,有个附加条件是企业应进行深加工项目,但企业因资金或技术原因,在实际生产中并没有深加工。
但政府也不能强制要求企业做到深加工,因为深加工项目需要根据矿床的具体规模、品位、加工产品的市场以及地方的产业政策等诸多因素决定。
文昌市国土环境资源厅副局长符史文也同样提出科学论证的问题。他表示,锆钛矿深加工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作为政府部门,其实并不清楚到底工艺流程中的哪个环节会有污染?有什么样的污染?污染程度如何?他期望有科研单位能对此进行分析。
锆钛深加工的前景
云天礼说,目前我省锆钛矿企业主要都是对原矿进行初选后形成成品矿,将锆从钛中分离出来,再销往岛外进行深加工。而岛外的深加工大部分也是加工成陶瓷制品。钛具有一系列优异特性,是伴随着航空和航天工业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但是钛到了变成航天材料的那一步,用量是非常小的,企业就算能把这个产品做出来,也要考虑市场在哪、有多大的问题。如果这个高尖端产品的需求量很小,而企业要上马这样一套深加工的生产成本又很高,企业肯定不愿意。
那么在省内企业无法对锆钛矿进行有效深加工的时候,能不能先把矿藏保存起来?符史文说,这不太现实,现在国内外对锆钛的需求量大,近些年价格飞涨,我省的锆钛矿开采,对平抑市场价格起着重要作用。
储量大品位好、运输成本低、能源丰富、政府重视
海南玻璃生产具有四大优势
“海南发展玻璃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海南创域石英砂有限公司总经济师王业瑞是玻璃行业**的技术经济和市场分析专家,曾是中国玻璃发展研究中心蚌埠设计院教授级高工,今天在接受本报专访时,他总结了海南玻璃工业发展的四大优势。
储量**大 品位**好
据悉,海南的石英砂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目前已探明石英砂矿产地14处,查明的石英砂资源储量接近10亿吨,约占全国石英砂探明储量的60%。加上尚待勘查的石英砂远景储量约10亿吨,还有可从钛锆砂矿、砂质高岭土矿中分离出来的石英砂等,估计全省的石英砂资源总量在20亿吨以上。
王业瑞说,海南石英砂二氧化硅的含量超过97.4%,是纯度极高的优质石英砂。海南现已探明的大型和特大型石英砂矿有4个,分别位于东方八所、儋州光村和文昌翁田、铺前等地区。此外,文昌龙楼和昌江海尾一带也有优质的石英砂矿。海南优质天然石英砂易采易选,同其他地方开采岩石类石英矿加工成石英砂比较,生产成本低30%—50%。
交通便利 运输费低
王业瑞认为,海南建省以来,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以“三纵三横”和环岛高速为框架的公路网贯通城乡,粤海铁路已建成,升级改造即将完成,海口和三亚已经按照国际民航4E标准建成了两个国际机场。
海南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十分优越,地处太平洋通向印度洋、大西洋的海运枢纽航线上。而且港口众多,包括海口、洋浦、八所、三亚、清澜等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港口,还有已经列入规划即将建设的木兰港更是地处石英砂储量丰富的文昌北部地区。海运便利,运费低廉。每吨运往大陆沿海港口城市的海运费,只相当于同一目的地铁路运输和汽车运输费用的一半和1/4左右。
能源丰富 动力充足
王业瑞说,海南有充足的天然气作为熔制玻璃的燃料,而且优质廉价。海南省管辖的南海海域天然气储量约20多万亿立方米,目前探明的储量已超过3000亿立方米,已上岛天然气24亿立方米,到2007年海南上岛天然气可达到约50亿立方米。
另外,海南电力供应充足,海口电厂“以大代小”工程1期已经竣工,2期正在建设。“十一五”期间,还将建设八所电厂和一批小水电站,新增电力装机容量151万千瓦。60万千瓦跨海电网联网工程也将于今年动工。
政府重视 企业瞩目
“政府重视是海南石英砂和玻璃产业发展**好的环境。”王业瑞对海南省长卫留成真情感动福耀玻璃的故事津津乐道。
据了解,2004年,全国天然石英砂产销量为3190万吨,而海南只有70万吨,仅占总量的2.2%,这与海南占全国石英砂探明储量60%的地位严重不相称。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海南已把石英砂开发和玻璃制造列为全省今后着力推动发展的**产业之一,实施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发展战略。
海南优质的石英砂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前来投资。除了福耀集团总投资20亿的70万吨浮法玻璃项目将于5月31日全面开工,海南已有南玻、创域等8家企业介入石英砂开采,产值为4252万元。全球石英砂巨头比利时矽比科公司就一直对海南丰富的石英砂矿兴趣浓厚,自1995年开始与海南接触,多次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