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时评:“给别墅正名”不能“一正了之”
互联网 06-04-14 阅读数:
界定别墅的标准,无外乎就是“给别墅正名”,还原“别墅”本来面目,改变现在这种什么都敢叫“别墅”的粗放局面。这种概念上的错误,确实给住宅建设带来一些麻烦,而且也存在蒙混消费者的嫌疑。但是,“给别墅正名”救得了“房价”吗?
吴海洋意思是,现在高档项目太多,房子面积太大、总价太高,是造成目前老百姓买不起房的重要原因,并从这个现实上得出结论,要给别墅正名,然后禁止“独栋别墅”,限制“高档豪宅”,从而平抑房价。其实,说来说去,老百姓“买不起房”是因为“房地产市场结构”不合理。这话说得一点不错。如果市场上经济适用房多一点,房价就会降下来,一旦高档楼房多一点,房价就会涨上去。但是,**关键的问题是,现在的住宅结构往往操纵在政府和开发商手中,消费者有话语权吗?
要是哪一天,国土资源部出台了一些对“别墅”界定的规定,给别墅正了名,那些“联排、双拼别墅以及TOWNHOUSE项目”不叫别墅了,那又怎么样,换个马甲“房价”就能降下来?国土部门掌握审批土地的大权,房地产市场结构不合理,**因为国土部门在批地的时候,没有做好一个“管制”者的角色。大量土地被开发商用作“豪宅”,这是为什么?本应建“经济适用房”的土地,**后变成了高档住宅,这又是谁的责任?
房地产市场经常出现类似“土地荒”等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信息,甚至有些开发商自己营造“虚假繁荣”,以蛊惑消费者。经济学家巴曙松曾表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主要泡沫是一种“信息泡沫”。“有效信息缺失会使各种引发市场混乱的不实信息充斥房地产市场。”面对虚假信息,市场本身是无能为力的。要解决扰乱房地产市场的虚假信息,必须依靠政府的权威。国土部门要给“别墅”正名,更要给某些“市场信息”正名。做好一个“守夜人”的角色,要有实际的行动。林金芳
评论:叫停“独门独院”就没法建别墅了吗?
在古时侯,别墅是供人游玩休养的山水美宅,而现在我们常说的“别墅”,实际上涵盖了国外的两种物业类型:一种是HOUSE,一种是VILLA,如果直译过来,HOUSE应该是“房子、住宅”;而VILLA才应当是“别墅”。
聪明的中国开发商们更是赋予了别墅更多的形态,创造出了双拼别墅、叠拼别墅、联排别墅和独联体别墅。其实,开发商们弄出这么多花样只不过是为了绕开“禁建别墅”的禁令。
国土资源部:将准确界定别墅概念并限制用地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副司长李海洋说:独门独户独院的那种,占地面积又相当大,容积率非常低的这种,可能今后要纳入这个别墅范围,现在相对的低密度住宅,要纳入到高档住宅或高档公寓的范围内,要对它用地进行严格限制,但是别墅呢,独门独户的别墅,那肯定是要严禁的。
国土资源部透露 低密度花园洋房将定为高档房
国土资源部将出台文件,界定别墅定义,不排除将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城郊大量兴建的TOWNHOUSE(联排别墅)、低密度花园洋房纳入高档房,进行供地限制。